资源描述:
《吸引台商返台投资的挑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吸引台商返台投資的挑戰與對策引言人:蔡宏明(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7/20/20211壹、當前大陸投資環境變遷對台商營運之影響據中共商務部統計,2005年大陸批准台資投資項目3,907個,實際利用台資金額約21.5億美元,分別較上年減少2.4%和31%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2005年政府核准大陸投資件數為1,297件,較2004年減少35.28%,核准投資金額為60億695萬3千美元,亦較上年同期減少13.45%。7/20/20212件數金額(比重)去年同期金額與去年同期比較金額成長率電子電器製造業2842,395,968(39.89﹪)3,044,016-648,048-21
2、.29%基本金屬製造業125644,662(10.73﹪)741,002-96,340-13.00%精密器械製造業87373,310(6.21﹪)307,94565,36521.23%化學品製造業58363,319(6.05﹪)451,511-88,192-19.53%機械製造業83314,940(5.24﹪)163,752151,18892.33%94年對中國大陸投資前五大業別統計表單位:千美元;%7/20/20213投資金額下降之大陸投資環境因素1.土地取得成本提高、水電費用成本提高、大陸民工荒、工資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台商競爭力;2.大陸內銷市場困難度大、台商面對競爭壓力
3、大;3.內銷市場供過於求,影響獲利;4.台商出口面對保護主義障礙;5.台商對人民幣升值之出口影響充滿疑慮;6.中共當局仍持續採行宏觀調控措施。7/20/20214原料價格漲幅大於出廠價格7/20/202152005年電子電腦製造業外資表現銷售收入利潤比重%成長%比重%成長%內資企業6.410.066.26-1.78港澳台商投資23.86-6.8418.02-10.24外商投資69.736.7875.7112.027/20/20216貳、吸引台商返台投資政策面對的挑戰吸引台商返台投資政策工業區○○六六八八方案優惠措施延長為二至五年的中長期計畫、建立企業資金回流機制,鼓勵台商匯回投
4、資盈餘、提供租稅優惠(促產條例、營運或研發總部)、研發補助、低利融資貸款、台商企業回台灣投資專案融資計畫(以中長期的資金提供二千億元融資額度,供廠商貸款購置軟硬體設備,投入研發及購置工業區土地計畫等。)7/20/20217貳、吸引台商返台投資政策面對的挑戰目前成效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自2003年至2005年止,申報盈餘匯回累計件數及金額計有122件、3億5,922萬美元;工業區○○六六八八方案已有48家大陸中小企業台商承租51.87公頃土地、投資金額新台幣259億元、創造年產值311億元及5,187個工作機會。7/20/20218貳、吸引台商返台投資政策面對的挑戰一、
5、大陸經濟持續發展的吸引力十一五規劃預估2006年至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成長7.5%,仍將是全球最具成長潛力之市場。二、台商大陸投資意願仍高根據經濟日報「民國95年上半年產業景氣及企業投資動向調查」顯示,未來一年將擴大大陸投資者佔65﹪;未來一年赴大陸投資者佔26.4﹪;7/20/20219貳、吸引台商返台投資政策面對的挑戰三、十一五規劃使大陸投資的技術密集度大幅提升項目發展重點基礎產業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開發利用煤層氣,鼓勵煤電聯營。加強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擴大境外合作開發,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穩步發展石油替代產品。原材料工業要根據能源資源條件和環境
6、容量,著力調整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佈局,提高產品品質和技術含量裝備製造業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積體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高技術產業以資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太等產業,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資訊產業積體電路、軟體等核心產業,重點培育數位化音視頻、新一代移動通信、高性能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等資訊產業群,生物產業對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研製的新突破。迴圈經濟產業積極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迴圈利用技術,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在冶金、建材、化工、電力等重點行
7、業以及產業園區和若干城市,開展迴圈經濟試點,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7/20/202110貳、吸引台商返台投資政策面對的挑戰四、服務業市場對台商有吸引力住房、汽車、教育、資訊、旅遊、醫藥保健、文化、金融等領域,將帶動台商服務業之投資。五、台商群聚效應,生產基地移轉不易台商在大陸所形成之群聚效應,使得製造業對大陸投資之動機中,「隨台灣客戶赴當地投資」而前往投資之比重遠高於對東南亞國家之投資者。7/20/202111參、「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應有的配套機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