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

ID:42770079

大小:268.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2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_第1页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_第2页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_第3页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_第4页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之事物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1、分析思路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

2、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2、鉴赏方法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3、答题步骤(1)明确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分析其内在神韵品格);(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4、答题示例【例题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答案】(步骤1)本诗展现了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早梅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答案】(1)本诗展现了耐寒、清高、报春的梅花形象。(2)本诗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

4、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3)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小结1: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小结2: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P121“相关链接”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4、课堂演练(一)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石灰吟于谦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1)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2)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3)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2008年广东卷10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

6、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答: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答:①《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②《窗前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4、课堂演练(二)咏物诗2007安徽卷(《周周练》P13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

7、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衬托。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鹰的形象。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病牛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 孙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

8、啮草坡头卧斜阳。牛 王安石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