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56513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1
《分工观评课科学有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工观评课科学有实效远程研修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观课评课模式一一分工观课多角度撰写观课报告。我认为这种分工观课评课模式非常科学有实效。一、分工观课多角度撰写观课报告,使得我们听课教师负担减轻,效率提高这种分工观课评课模式,使听课教师整节课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观课角度之上,对这个角度的优缺点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多位教师的报告合起来,便可以对这节课进行一次全方位、深角度的分析,既避免了多位教师出现对某一问题重复评价的情况,乂减轻了听课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听评课效率。二、分工观课多角度撰写观课报告,使得我们从传统的听
2、评课向专业的、规范的听评课转变以往的听评课,一般釆用的方式是把一节课从头听到尾,然后从总体上对授课教师的课进行评价,多数是笼统评价,不够细致,甚至是蜻蜓点水,搞形式,走过场。现在的分工观课多角度撰写观课报告的模式,通过科学的记录,就把一节课堂评价数据化、量化了。各种不同的观课数据为我们科学地呈现了教师授课各个方面的优缺点,各种问题一目了然,且科学真实。三、分工观课多角度撰写观课报告模式,能够实现由“一人获利”到“人人受益”的转变对于讲课老师来说,有了多角度观课报告的具体数据的分析,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课堂
3、的优缺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对于听课老师来说,有了在课例打磨中的具体分工观课撰写观课报告,能够通过观课反思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取长补短,改正自己的不足。进入课例打磨阶段,我们实践运用了分工观课多角度撰写观课报告这种模式,效果非常好。以下是我从自己的观课角度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北京》一课授课教师王老师撰写的观课报告。《语文课标》(实验稿)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智力的开发决定于良
4、好的阅读能力。”可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王燕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实践运用了多种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对读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北京》课堂读的情况观课表课题:北京执教人:王燕授课时间: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读的形式次数读的内容学生参与情况人数比例朗读指名读96次词语,2次句子,1次自然段2346%自由读103次词语,3次句子,2次自然段,2次课文50100%开火车读21次生字,1次词语50100%同桌互读31次生字,1次词语,1次句子50100%全班齐读63次词语,1次句子
5、,2次自然段50100%想象读22次自然段50100%默读11次自然段50100%教师范读11次句子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1•学生实践运用了多种阅读方法。有指名读、自由朗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想象读、默读,还有教师的范读,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读,承载的学习任务各不相同。比如,指名读,读准音,读通顺句子,体会感情等;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感情;开火车读,巩固生字词;同桌互读,读准字词、句子,巩固生字词,正音等;全班齐读,巩固读的效果,表达情感,提高读的兴趣等;
6、想象读,理解词句等;默读,找重点词语,边读边用笔画出哪些词让你想象到北京公路的美;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得更好。在课堂上,学生实践运用了多种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2•学生读的次数多。33次学生读,1次教师范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牛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王燕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阅读过程是学生自己的实践过程,学生自己进行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次数很多。3•读的内容抓住了重点。读了2次生字,14次词语,7次重点句子,8次重点自然段,2次课
7、文。从统计的数字可以看出,读词语的次数最多,其次是重点句子。“读”本身是理解,理解的过程需要思考、体会。理解词语、积累四字词语是本节课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读落实了目标。本节课学生通过读重点句子、关键词,经历了一个入情入境、想象的思维过程,掌握了“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4•学生参与读的面广。指名读,有23学生参与了读,占全体同学的46%;其余形式的读,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读。5•学生读的时间充分。王燕老师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做到了让学生多读,把读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教师的范读只是在学生读不好时
8、加以引领,用时极短。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读”,老师再高明的“讲”都会事倍功半,甚至是空中楼阁。反之,如果“读”的环节做扎实了,老师的“讲”只需抛砖引玉、指点迷津、疏通牵引、画龙点睛。这样,即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充分地“读”,这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学生认知规律的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