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

ID:42743619

大小: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0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_第1页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_第2页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_第3页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_第4页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1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科目模拟试卷(19)第一部分 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B.不可分性C.变化、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独立

2、性B。真实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公共科目模拟试卷(19)第一部分 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B.不可分

3、性C.变化、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独立性B。真实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6.哲学

4、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公共科目模拟试卷(19)第一部分 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B.不可分性C.变化、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

5、认的观点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独立性B。真实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改革

6、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8.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 ),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A.平衡性财政政策B.赤字性财政政策C.盈余性财政政策D.以上答案都不对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的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社会保障( ),

7、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个人的受益程度和社会保障的总体规模与水平。A.项目、标准的确立关系B.基金的筹集和发放关系C.管理体系关系D.监督关系12.按劳分配原则是( )。A.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B.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C.消费基金的分配原则 D.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1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14.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D.法律部门15.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B.调

8、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