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

ID:42734350

大小:1.4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0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关注主干,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制度、“一国两制”构想。2.加强纵横联系,如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追踪热点,结合时政热点,结合当前的反腐败斗争认识民主政治的建设历程和经验教训;结合民族关系、祖国统一等长效热点,关注国家统一和复兴对于政治、经济、外交的重大作用。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习目标]学测要求高考要求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

2、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背景: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2)时间及地点:1949年9月,北平。(3)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

3、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2.正式形成: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1)性质转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发展新阶段(1)表现: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误区警示 中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多党制。因为在中国,中共是执政党,

4、民主党派与之密切合作,属于参政党;在西方,各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靠竞选轮流坐庄。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2.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及地点:1954年9月,北京。(2)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

5、和国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判断正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 )解析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才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易错提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宪法取代《共同纲领》成为国家的根本大

6、法。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过程(1)初步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正式确认: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依法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5.概况: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州、自

7、治县(旗)。6.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易错提醒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使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知识结构主题一 1954年宪法史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

8、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