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 程

第七章 课 程

ID:42730591

大小:273.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21

第七章   课  程_第1页
第七章   课  程_第2页
第七章   课  程_第3页
第七章   课  程_第4页
第七章   课  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课 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课程学习目标:1、识记课程的含义,了解课程含义背后的价值取向。2、划分课程的类型,能区分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含义。3、了解校本课程的定义及特点。第一节、课程的含义与类型(一)、课程的含义1、中国传统的课程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宋朝朱熹。含义是“功课及进程”。2、西方传统的课程观:“curriculum”一词,是指“教学内容的组织系统”,后演绎为“教育课程”。本意为“跑道”,其动词形式则重在“跑的过程”,即学生对于课程的体验上。3、现代课程观点:课程就是学校组织并提供给师生互动的、旨在使学生产生一定变化的经验。(一)课程的含义4、现代课程定义的特

2、点:试图整合社会需求、儿童发展、学科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该定义是功能性的,强调课程只有发生实际作用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自身的潜在的价值;“课程”既包含了“国家的正式课程”,也包含了学校的“潜在课程”,即学生发展的非预期的结果。是一种完整的课程理解。(一)课程的含义5、不同的课程含义:课程即学科和教材,这是最传统的课程观。课程就是目标。美国的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持此类观点。强调目标对教学的规限作用,也强调“预期性”,注重控制和效率。资料一:名著仔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学院和大学讲授经典著作的“不受约束”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其中的核心

3、人物是:赫钦斯,它30岁任芝加哥大学校长;艾德勒和布坎南等。这些青年学者为宣传自己的观点,发表了大量的著作,有了一定的影响。人们把他们称为“名著仔”,艾德勒则不同意这一提法,他们自称为“永恒主义者”,永恒主义课程观因此成名。(一)课程的含义课程即计划。试图区分课程与教学,把重点放“学习计划”的编排上,这似乎重视“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的教学活动上(教学活动作为目的),从而忽视这些活动为之服务的目的(即学生发展)。5、不同的课程含义课程即经验。卡斯威尔认为,课程不是学科群,而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所有经验。重点关注的是“学

4、”,是学生心理上所经历的,而不是成人预计的历程,是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课程观贬低了正式课程的作用,不利于体现社会对儿童的基本要求。5、不同的课程含义课程即法定文化。是社会对未来成员加以控制的一种重要中介。即师生之间的对话。课程就是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而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教师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中的探险。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将借鉴此种理论作为基础。(二)课程类型按照学科是分科组织还是统合组织,以及统合程度不同,可分以下几类:1、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根

5、据知识的逻辑体系,独立地、并列地编制成的课程形态的总称。如古希腊、古罗马的“七艺”,我国奴隶制时期的"六艺"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等。2、相关课程:将彼此独立的某些学科在必要时予以沟通,使其产生有机联系而形成的课程类型。如物理与化学,语文与音乐。(二)课程类型3、融合课程:把有着内在联系、通常是同一领域的不同学科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学科。如社会科包括地理教材、历史教材和公民教材。4、广域课程:一种更为综合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如“综合自然科学”、“语言艺术”等。有利于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但忽视细节而使学生不能做精深的研讨。(二)课程类型5、核心课程:以社会现实问题

6、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旨在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综合经验为课程内容的课程类型。如我国中小学开展的环境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提示:“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都是综合课程行之有效的课程形式。6、经验课程:又称为“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为主来组织的课程类型。(二)课程类型7、依据课程预期目标和实施的实际结果是否一致,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概念的不同。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涵盖的范围很大,主要有:在物质层面上,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

7、排列等。在行为层面上,学生的交往、师生的交往等;在制度层面上,学校的管理机制、班级管理等;在观念层面上,有学风、校风、教师的教学风格等。(二)课程类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一是学习结果上:隐性课程是非学术性知识;显性课程中主要获得的是学术性知识。二是计划性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中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较大。三是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显性课程则通过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的。二、课程编制的模式(一)课程编制的三种模式1、目标模式:美国的

8、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即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