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14911
大小:7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0
《运用“感知——运动”方法提高学生节奏能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提高学生节奏能力的研究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当今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许多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只是一种数字、数学式的机械反应,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更无法感受与体现音乐的美感。为此,笔者通过有节奏地说、拍手、行走、想想做做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音值、节奏型、节拍、速度、力度等节奏要素,在节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节奏运动学习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节奏能力。关键词:感知、运动、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
2、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敏捷的反应能力。”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也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音乐与节奏性动作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音乐各方面的意识与知觉首先是通过动作加以表现的。对《儿童的自发才能的歌唱的研究》也指出,歌曲往往产生于节奏运动之中,而且,孩子在被教唱歌
3、曲时,首先注意的是节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笔者把节奏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听、爱玩的特点,在节奏训练中把视、听、唱、触等多种感官,用“感知——运动”的方法使之具体化、自我化、游戏化,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再现节奏。一、学生节奏能力的层次类别 根据达尔克洛兹对儿童节奏能力的研究,笔者在这几年对本校学生多次进行节奏能力测试,发现儿童在节奏能力方面有以下层次类别:1、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学生。他们的耳朵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如温与、严厉、讽刺等)都没有明显的不同感觉,尽管他们的智力正常,在音乐上却难以有所感应。不过,这样的学生极为少见
4、。2、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学生。他们一开始就能自如的按节拍行走与做动作,但唱准与听辨旋律的节奏较难。3、具有较好节奏感的学生。他们能听辨有节奏的音调,但往往不能识别非节奏性的音响。他们一旦训练后,能很快获得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4、天生具有好的音乐耳朵与节奏感的学生。但音乐感觉能力也不同:有的听觉好,但读谱与歌唱差,或反之;有的对旋律听觉好,但听辨与弦差等等。、学生节奏能力表现的差异 上述学生节奏能力的层次类别,并不能包括学生在节奏能力方面的所有现象,学生节奏能力在表现上有许多差异,如:1、易于领会、理解节奏,但表现节奏较难。2、用嗓音
5、表现节奏容易,用身体表现节奏困难,或反之。3、表现已知节奏容易,但辨别、记忆生疏节奏困难,或反之。4、当音响与动作停止后,难以保留节奏的印象。5、表演他人提供创造的节奏容易,但表演自己想象的节奏较难,或反之。三、学生节奏能力的培养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或者说节奏的本能。当他们还是母亲怀中的胎儿时,就已经感受着母亲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当他们降生以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充满各种节奏声音的王国,因而对各种声音的节奏尤为敏感。(引自艾尔文.斯佩克新的《韵律与生命》)。学生节奏学习主要是拍子、重音、节拍、时值与节奏型的学习。这些概念
6、的教学主要通过动作、倾听音乐与表演活动进行。与学习语言一样,听与说应在看之前,所以,听觉感受是音乐节奏学习的基础,也是理解音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通过实践,分四个步骤来完成这些节奏学习:1、有节奏地说;2、说与做;3、轻声说与做;4、想与做。(一)节奏要素之一:时值与节奏型的学习1、有节奏地说 在教学中,笔者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安排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本身已含有生动、丰富而微妙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不仅容易,而且富有生命力。如a用介绍自
7、己的姓名来练习节奏。单名的节奏常为2/4 x x,双名的节奏常为 xx x;这种节奏练习学生很容易做到准确掌握。b老师拍节奏,学生模仿。如老师念 x x
8、 x x
9、
10、 学生答 x x
11、 x x
12、
13、 你几 岁了 我八 岁 了师:xx xx
14、 xx x
15、
16、 学生答 xx xx
17、 xx x
18、
19、你的 名字 叫什么 我的名字 叫冬冬c按节奏拍拍念念:x x
20、 x x
21、 x x
22、
23、x-
24、
25、 国 旗 国 旗 我爱 你 学生熟悉后按这一节奏说几句话。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断深化,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套节奏图片,图片上标有节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