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ID:42708443

大小:4.60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9-20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_第1页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_第2页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_第3页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_第4页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Informationtransmission fromoneneurontonext化学性突触电突触定向突触化学性突触directedsynapse非定向突触non-directedsynapse一、突触传递synaptictransmission(一)经典突触的结构和分类Structure&typesoftheclassicalsynapse经典突触即经典的定向化学性突触(Chemicalsynapse)1.突触的结构(synapticstructure): ⑴突触小体(syn

2、apticknob):A.小体轴浆内有:线粒体;含神经递 质(neurotransmitter)的囊泡(vesicle)小而透明囊泡:ACh或氨基酸类; 小而致密囊泡:儿茶酚胺类大而致密囊泡:神经肽类B.前膜:⑵突触间隙(Synapticcleft):宽20nm,与细胞外液相通;神经递 质经此间隙扩散到后膜。⑶突触后膜(Postsynapticmembrane):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电刺激不敏感(直接电刺激后膜不易产生去极化反应)2.突触的分类typesofsynapses

3、:⑴根据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分为:①轴突-树突式突触②轴突-胞体式突触③轴突-轴突式突触④树突-树突式突触其它方式:树突-胞体式突触;树突- 轴突式突触;胞体-轴突式突触;胞体-树突式突触;胞体-胞体式突触等。特殊部位的突触:如神经-骨骼肌接头等。⑵根据突触的组合形式分为:⑶根据突触的传递功能分为:①兴奋性突触(Excitatorysynapse)②抑制性突触(Inhibitorysynapse)(二)突触传递过程与突触后电位TheprocessofsynaptictransmissionandPosts

4、ynapticpotential1.突触传递过程processofsynaptictransmission(1)突触前过程:①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②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内流入前膜;③Ca2+与胞浆CaM结合成4Ca2+-CaM复合物→激活CaM依赖的PKⅡ→囊泡外表面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蛋白Ⅰ与囊泡脱离→解除蛋白Ⅰ对囊泡与前膜融合及释放递质的阻碍作用;④囊泡通过出胞作用量子式释放递质入间隙。(囊泡膜可再循环利用)(2)间隙过程:神经递质通过间隙并扩散到后膜。(

5、3)突触后过程: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带电离子发生跨膜流动→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总之,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末梢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开启电压门控Ca2+通道);Ca2+是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程的耦联因子(递质释放量与内流入前膜的Ca2+量呈正相关);囊泡膜的再循环利用是突触传递持久进行的必要条件。2.突触后电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突触后神

6、经元兴奋性提高,此种电位变化称为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记录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RP=-70mV,电刺激肌梭传入纤维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去极化,产生EPSP。 ②随刺激强度增加,EPSP发生总和而渐增大,当EPSP总和达到阈电位-52mV时,在轴突始段出现电流密度较大的外向电流,从而爆发可扩布性的AP。B.EPSP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作用于后膜受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

7、大,Na+内流>K+外流,导致后膜局部去极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A.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记录B.IPSP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膜,后膜①Cl-通道开放,Cl-内流, 膜发生超极化;②对K+的通透性增 加、K+外流,或Na+和Ca2+通道关闭,膜发生超极化。突触后电位的特点:EPSP和IPSP均属局部电位①等级性:大小与递质释放量有关;②电紧张扩布:这种作用取决于局 部电位与邻近细胞

8、RP之间的电位 差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电位差.越大,距离越近,影响越大。 ③可叠加性(3)慢突触后电位slowpostsynapticpotentialA.sEPSPandsIPSP:①可在自主神经节,皮层神经元记录到;②潜伏期长(100~500ms),持续时间长(数s);③机制sEPSP:膜K+电导(通透性)降低;sIPSP:膜K+电导(通透性)升高;B.lateslowEPSP①可在交感神经节记录到;②潜伏期1~5s,持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