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03661
大小:210.68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20
《第七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23一、“断发易服”1.“易服”考点1
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知识整合·厘清史实]23(1)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清政府改革官服。(2)民国期间: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洋装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2.“断发”(1)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3.不缠足运动: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2)太平天
3、国起义爆发,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3)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4)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5)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2.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23(1)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2)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3)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三、移风易俗1.礼仪的
4、简化: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2.婚姻的变革: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3.丧葬礼仪的变化:19世纪中期,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23[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1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原因、特点与影响史料往来如织密如麻,①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②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③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④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驱驰。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⑤近来各处报馆开,多
5、登告白好发财。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⑥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摘编自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注:“爱皮西地”即ABCD)[问题]根据史料,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解读]史料讲的是上海洋场的情况。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从交通工具、生活习俗、娱乐方式、大众传媒、服饰等方面介绍了上海洋场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透过上海洋场的情况来把握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试答]表现:城市交通工具变革,大众传媒出现(
6、近代报馆建立),崇尚西方生活方式(西洋化),西方宗教的传播,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世俗化),女装时尚化等。原因:经济上,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思想文化上,新思潮的产生及推动、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政治上,国内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推动等。?探究2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史料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①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②19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
7、务报》最多时日销量达1.7万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③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④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23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问题]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并进行评价。[解读]史料阐述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状况。从外国人首办到国人自办,从种类单一到专门性刊物等,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史料关键信息得出:①反映出出现
8、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②反映出报刊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及带有政治救亡色彩。③说明出现专业性刊物。④说明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23[试答]变化: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带有政治救亡色彩;出现专业性刊物;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评价:新变化源于西方侵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新变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清末政局的变化,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民众启蒙,活跃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素养3—历史解释]1.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1)辫落欢呼齐拍手。留长辫子是满洲人的习俗,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首次提出“断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