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

ID:42691373

大小:46.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0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近2年冬小麦春播试验结果,总结了冬小麦春播时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保证实收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冬小麦春播保产栽培技术,以为冬小麦的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冬小麦;春播;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2-0032-01淮安市11月底以后播种的超迟播小麦,越冬前一般不能齐苗,因受30〜50d出苗期内表境差、冻害重等因素影响而很难一播全苗,经常出现严重的缺苗无苗现象[1-2]o在已经处于小麦越冬末期、农村劳动力大量返乡的春节前后,存在严重缺苗断垄

2、甚至成片无苗的田块、尚未播种的荒闲田块。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土地,根据近2年试验结果,总结了冬小麦春播时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保产技术,为大面积生产上解决晚播小麦缺苗无苗问题提供技术依据。1冬小麦春播试验结果2011年试验田结果:2月13日播湿种(干种吸水增重40%),试验品种为郑9023、豫麦63和淮麦22;干种播量为450kg/hm2,播后第3天人工浇灌1次,但仍然因表境不足而导致成苗率仅为44%〜45%,基本苗均为450万株/hm2左右;试验田黏质土壤,肥力中等;施尿素375kg/hm2.45%复合肥450kg/hm2作基肥;出苗后施复合肥187.

3、5kg/hm2、尿素150.0kg/hm2o6月12日收获,成熟期与11月底播种小麦相同,比适期播种小麦迟熟3do郑9023、豫麦63和淮麦22理论产量分别为5011.5、4776.0、4836.0kg/hm2,全试验田实收单产则为4012.5kg/hm2o2012年试验田结果:2月8日播干种,试验品种为郑9023、西农979和豫麦63;播种量为375kg/hm2;播种后第5天大水漫灌1次,基本苗为615万〜630万株/hm2;试验田总面积为0.5hm2,前茬为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状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肥料一次性基施,施45%复合肥6

4、00kg/hm2.尿素300kg/hm2;4月28日喷1次劲丰抗倒剂;分别于5月3.10日进行2次综合防治;郑麦9023、西农979、豫麦63理论产量分别为6886.5、6595.5、6754.5kg/hm2,即大穗型品种产量较高。6月11日收获,成熟期与11月底播种的小麦相同,比适期播种小麦迟3d,全试验田实收单产为5824.5kg/hm2o2012年观察田结果:2月9日干种逐粒摆播,观察品种为郑9023、西农979和豫麦63,播种量为133.5kg/hm2,基本苗约379.5万株/hm2;观察田总面积3.5m2,壤质土,地力中等,未施基肥和追肥

5、,也未开展播后灌溉造境,郑9023、西农979和豫麦63实收产量分别达到了2400.0、2179.5、2314.5kg/hm2。2冬小麦春播时的特征特性(1)生育进程加快。春播冬小麦一般在3月初出苗,4月1日3.5叶以上,4月15B6.5叶,4月28日9.5叶,5月初始穗;6月10日成熟,从出苗到成熟仅100d;从播种到出苗经历22~25d,与11月底播种的小麦相比出苗期缩短7〜20d,并且出苗齐,出苗率高。(2)全生育期缩短。春播小麦从播种到收获仅超过120d,生育期仅为适期播种时的1/2左右;从播种到抽穗仅80〜83d,与11月底播种的小麦相比

6、缩短65d左右;从抽穗到成熟为39d,与11月底播种的小麦相当。(3)主茎总叶数减少3张以上。在足境足肥条件下,春播冬小麦主茎总叶数一般为9叶或10叶,与适播期播种的同品种相比,一般减少3.0叶;如果播后不灌溉、不施肥,则仅有7〜8叶。(4)株高明显下降。在足境足肥条件下,春播冬小麦株高一般在60〜62cm,比适期播种时株高下降14〜25cm,一个品种正常株高越大则春播时降幅也越大。如果播后不灌溉、不施肥,则株高仅有40〜43cm。(5)根系吸肥、吸水能力较弱。春播冬小麦根系总量因主茎上发根节位数减少3〜4个、无分藥根系而明显减少,同时根系分布也较

7、浅,所以对耕作层肥水不足极为敏感[3]。(6)产量结构变化。一是即使在足境足肥的条件下,春播冬小麦分藥穗仅占总穗数的1%〜3%,所以基本苗数量一般就是成穗数量;二是要保证预期产量在5250kg/hm2以上,春播冬小麦适宜穗数、千粒重分别为630万〜660万穗/hm2、45〜48g,分别比同品种适期播种时多15万~60万穗/hm2、5〜9g,每穗粒数20~25粒,比同品种适期播种少2〜5粒;三是在成穗密度不足时,大穗型品种产量较高,因为大穗型品种每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分别比穗粒并穗型品种要多1〜2粒、3-5g;四是如果播后不灌溉、不施肥,则千粒重受影响

8、最大,一般在30g以下,与足墻足肥的春播冬小麦相比也要下降33%以上。(7)综合抗性变化。春播冬小麦完全避过了冬季冻害,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