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虫草栽培技术

北虫草栽培技术

ID:42678053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0

北虫草栽培技术_第1页
北虫草栽培技术_第2页
北虫草栽培技术_第3页
北虫草栽培技术_第4页
北虫草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虫草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虫草栽培新技术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4口字体:缩小增大打印文章北虫草是具有较高滋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帀场前景广阔。合理的基制碳氮比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利用人米作为培养基为其提供了牛长所必需的碳源和氮源,而防污剂的加入则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问题。这是木文披露的两个亮点,值得读者关注。北虫草又称蛹虫草,属子囊菌类的麦角菌

2、_1、麦角菌科。近年來野生资源日渐冏乏,而人工栽培的北虫草以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笔者经多年试验,研究出了简便、不易污染、投资少、以大米为主耍原料、用塑料袋栽培北

3、虫草的新技术。一、北虫草的生物学特性1、营养:首先,北虫草可利用的主要碳源物质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但以单糖或小分子双糖的利用效杲为佳。其次,氮元素是北虫草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必耍元素,北虫草能利用的氮类物质尤其是有机态氮的种类较多,如蛋白陈、豆饼粉、酵母膏等均可;也可利用若干无机态氮,但以冇机态氮的利用效果为好。再次,北虫草菌丝及其子座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即是矿质元素,因此,生产中应予酌量添加。第四,适量的生长索有效刺激和促进北虫草菌丝的生长,并人人提高其牛•物量,卞产上多以添加维生素类为主要措施。

4、最后,合理的基质碳氮比(CN)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否则,将导致或者菌丝生长缓慢、或者污染严重、或者气生菌丝过旺,难以发生子座,即便有子座分化,其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冇不同程度的下降。牛产中一般以调CN在3-4:1Z间为宜。2、温度:北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6-30°C,最适温度为18-22°C;原基分化温度在10-25°CZ间,生产屮为刺激原基的适时形成,可适当调控温差在24小时内5-10°C的范围;了座生长温度为10-25°C,最适20-23°C;砲子弹射温度为28-32°C,最高应控制在34。C以下;若菲育种或分离以及

5、特殊需要,单纯栽培、以获得子实体为目的时,不耍达到或超过28°Co3、水分:水分是生命的重要基础,北虫草也不例外;作为菌丝及子座在生命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北虫草所需水分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培养料中,因此,调配基质含水率于适当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北虫草的生长发育状况。实际生产中,基质含水率宜调至60%-65%,菌丝培养阶段的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形成原基后应调至80%-90%。4、氧气:北虫草与其它食用菌相仿,生长发育过程同样是一个吸氧排碳的代谢过程,尤其原基分化后需氧量更多,故需保持相对较清新的空气,以保证氧气

6、的充足供应。但由于北虫草生长速度慢、代谢量很小,加之其自身耐二氧化碳的能力相对较高,所以,生产中降二氧化碳浓度在0.5%左右即可满足。5、光照:北虫草生长的前期即菌丝发冇阶段,光线尤其是强光对菌丝有较大的抑制和损伤作用,故应保持完全黑暗状态,即便是临近完成发菌吋提前施行光照处理,也会诱导过早进人生殖阶段,而使产量严重降低、质量大打折扣。全部发满菌后,需约200勒克司光照刺激转色,该阶段如光照均匀、每天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可使菌丝转色好、色泽深,为后期获得高质量的子实体打下基础,该特性与野生北虫草在浓密树阴下不发生子座的情

7、况一致。出现原基后,可适当缩短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至300勒克司,并力求光照均匀,以使子实体止常发冇生长。6、pH值:北虫草适酸性环境,菌丝生长阶段适应5-7的基质,最适5.2-6.8Z间,人工栽培生产时,基质pll可调到7-7.5,经高压灭菌后,pH值自然下降,加Z后期菌丝的自然(产生有机酸)调节,即可使基质pll降至6左右。二、菌种制作1、获取种源适应性强、出草率高的种源,是北虫草栽培成功的关键条件2—,除有条件自行分离、培育外,大部分生产者需通过引种渠道获得。建议生产户应去矶有科研实力、具备试验条件、严谨、诚实、正

8、规的单位引种,“好种山好苗”,以保证牛产效果,2、菌种转管配方:葡萄糖10克,蛋口月东10克,酵母膏2克,天门冬酰胺1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6克,生长素5毫升,琼脂15-20克,水1000毫升,pH值6。常规灭菌等操作,使用已备种源接种,一般每支种源可转接30支左右,具体过程不予赘述。23-25°C条件下培养,经约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即为一•级母种或二级母种;如种源是白行分离培养的F0级,则该次转接后的菌种为口级,即一级母种还可继续进行再次转扩生产F2级,即二级母种;若种源是购买的F1级,则该次转接后的菌

9、种为F2级,即二级母种。二级母种只可用于栽培生产,不得再行继续转扩,否则,将导致“出草”稀少、稀疏、甚至根本不能“出草”的严重后果。3、液体菌种生产有一次生产量大、生产周期短、易于人工控制:栽培接种后发菌快、菌丝立体式占领料面等诸多优势,现在已成为北虫草栽培用种的首选方式。4、菌种的选择:选用菌丝洁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