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ID:42672948

大小:9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9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_第1页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_第2页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_第3页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_第4页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动机的作用:对学习活动的激活作用,定向作用,调节作用;对智力开发的作用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的成败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1.心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3.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4.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5.培养学生的成就需要中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1.合理奖惩2.及时反馈3.适当开展竞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1.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

2、的求知欲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成功行为3.进行归因训练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1.允许和鼓励学生作出选择2.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课堂行为3.采用非控制性的、积极的反馈如何有效的奖励1.奖励必须针对学生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2.奖励要针对真正的进步和成就3.尽可能的采用社会性而非物质性的奖励4.奖励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1.利用环境潜移默化2.积极鼓励探究行为3.认知因素的作用4.培养间接兴趣5.兴趣的迁移6.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1.充

3、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2.亲身体验,自主尝试3.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布置悬念4.及时反馈、实时鼓励,积极强化,体验成功5.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中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措施1.促使学生“想学”2.促使学生“乐学”3.使学生会学如何促使学生“想学”1.树立远大志向,加强学习目的性教学2.制定合理的、具体的学习目标3.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何促使学生“乐学”1.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生积极性2.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3.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如何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1.教师应破除陈腐、呆板的教学形式,而代之于活泼、生

4、动的教学形式2.在学习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积极强化3.要减轻课业负担中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措施1.开展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典型引路,归因向导3.加强磨练毅力的实践锻炼4.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如何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1.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2.培养中学生战胜挫折的自我控制能力3.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努力战胜自我学习方法的特点:目的性;系统性;适应性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原则:整体性;实践性;渗透性学习方法不足的表现1.学习无计划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5.不会听课6.不会阅读7.抓不住重难点8

5、.理论和实践脱离9.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方法不足的原因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3.对自身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4.学习动机缺乏5.意志薄弱6.因缺乏指导与训练学习方法指导的策略1.指导学生制定计划2.指导学生运筹时间3.指导学生有效听课4.指导学生科学复习5.指导学生学会阅读6.指导学生选择环境7.指导学生借鉴方法8.指导学生探索和优化学习方法9.开展学习咨询和交流活动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复习1.复习及时进行2.复习适度超额3.善于归纳整理4.重视学习反馈5.掌握记忆方法6.复习方式多样学生心理差异分为:认知差异;性格差异;气质差

6、异;性别差异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与学习指导1.学习指导要适应学习风格差异2.制定扬长补短的教学策略3.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语言/言语智能2.数理/逻辑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音乐/节奏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人际交往能力7.自我反省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1.知识水平低下2.人格发展有缺陷3.认知水平低下4.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困难学习的学习指导1.改变教育思想和态度2.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3.个案分析法4.策略训练5.合作学习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风

7、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人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4.品德与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0-12岁)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0-9岁)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二:以相对功利为定向习俗水平(9-15岁)阶段三: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四: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16岁后)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六:以普遍伦理原则为定向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

8、的影响2.社会环境的影响3.个体自身的影响品德不良学生矫正的心理学策略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2.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保护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