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64423
大小:3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朝闻道,夕死可矣”感悟姓名:杨帆学号:1154023《论语·里仁》篇第八章写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被解释为:早上明白了道理,到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了。【谁的解释?给出出处,不然你后面的阐释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做了如下阐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也是把这件话解释为了以上含义。在笔者看来,以上这种通行的解释是值得进一步阐释的,其一,以上解释并没有阐释出“道”之何谓,而这句话很重要的一点正是在这个“道”上;其二,以上阐释把“闻道”解释
2、为“明白了道理”,笔者认为是值得讨论的,为此,笔者将会从“道”之何谓以及“闻道”何谓两个方面来论述观点。一.“道”之何谓《论语》中的“道”的统计,按照出现的词频数目,一共是90次。其中在孔子言论中“道”使用了66次。在和弟子等其它人的讨论言论中出现了24次。【这些次数是从哪里来的?像这种,必须给出出处。不然别人怎么相信?如果是你数的,就说是你数的。】孔子在书中针对当时不同的环境以及问道弟子的领悟程度,对道做了有所差异的阐释,如在曾子问道时,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里仁》),在子产问道时,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
3、上也敬,其养娩静惠,其使娩静义。”(《公冶长》)【再去读这一章,子产难道是孔子的学生?】;由此可见,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并没有给“道”下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孔子弟子对“道”的阐释以及孔子在对其它问题上发表的观点中推测出“道”的大致定义。《说文解字》中对道的描述为“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即道的本意为道路的意思,而对于《里仁》》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标点的问题怎么这么多?你统一修改一下,在宋体状态下输入标点。】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在《四书集注》的解
4、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即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将本来为道路的道进行了隐喻化处理,而曾子将这隐喻理解为“忠恕”也即朱熹所说的“尽己,推己”;从此外,在《述而》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些标点的不统一,可以看出拼凑的痕迹。即便《论语》的原文可以拷贝,至少也要做好格式的统一工作,不可如此草率。我说过,要自己写。你先把文章格式统一一下吧。改完了,重新发给我。你可以就讨论这一章,但务必是写出自己的思考,不要怕幼稚,开始总是如此。没什么问题。另外,篇末的参考文献虽然有着这么多,但文章中的引用在哪里体现出来了?引用了那
5、些,通过脚注的形式引用。你先改,然后尽快重新传给我。】可见,孔子将仁作为了“道”的依靠,因此理解“仁”对于理解所谓的“忠恕之道”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在《学而》一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悌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本原,朱熹所说的“尽己”即尽孝悌之道,进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君臣之道,最后达到“忠”。此外,《论语》在对作为“道”之依靠的“仁”上还有做了额外的表述,如: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
6、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以上几句话都在表述一个观点,即”君子应该弘道以成仁“,因此在我看来朱熹所说的“推己”即成仁之道,通过遵循典章制度和行为习惯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恪守孝悌之道来匡正道德扭曲,通过不断克制自己的欲望来弘扬仁义礼仪,使天下归仁,最后达到“恕”的境界。综上述
7、,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指从“尽己”与“推己”两个方面来达到“仁”,从而进一步的达到“道”,具体来说是对内要尽孝悌之道,即尽好自己的本分,从而达到“本立而道生”的条件;对外则要进行“弘道”,即将自身的“克己复礼”延伸到社会体系,把道德信念和选择落实到行动上,去行仁,践仁,从而使天下归仁。二.“闻道”何谓古人对闻的解释大致都围绕着“听到”这层意思展开,如在《说闻解字》中“闻,知声也。往曰听。来曰闻。”以及”闻,知闻也。“(《康熙字典》),对于“闻道”古人也大多解释为“听到道理”,如:“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
8、虽然,未闻道也。’(《孟子》)“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四书集注》),在今人对论语的注释中,也大多把“闻道”作为“听到道理(真理)”来解读,如杨伯峻《论语译注》:“孔子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