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ID:42657342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_第1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_第2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_第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_第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2012年12月03日17:25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戴菁王国平,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经济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十二五”规划专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等。记者: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述很全面,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其中经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第一部分,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请您谈谈在这里有哪些新的论断。王国平:具体而言,新论断主要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面对促进经济增长

2、的种种困惑,果断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作出决断。提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并且进一步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对“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坚持和丰富的战略选择,既澄清了长期以来的各种疑惑,体现毫不动摇的坚定性,又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并作为实施科学发展的组成部分,因而展示着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生命力。新阐述主要体现在: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做到四个着力,即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养

3、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道路,必须在五个方面进行推进,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记者:落实这些新要求,实现新目标,您认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在哪些方面有实质性突破?  王国平:首先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必须尽快解决报告提出的核心问题,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政企真正分开。为此,政府必须做到四个退出:一是退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退出消费采购者身份(政府采购通过市场组织实现);三是退出经营性投资主体地位;四是基层政府退出产业调节者角色等。目前,第一、二种退出力度较大,并且在不断深化和规范。第三种退出也在逐步推进。如国务院已颁布《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困难最大的是第四种退出,现在总体上还未提到议

5、事日程。客观而言,这里也体现着阶段性国情的制约。目前,若各级地方政府均退出产业调控极易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衰退的后果。然而,也应该看到,不退的负面效应已开始显现并正在扩大:一个管理幅度极为有限的乡、镇政府实际上无法把握产业发展的未来态势,却在制定和实施所谓的“十二五”规划”,而且重点是产业发展规划。长此以往,政府如何能从直接控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干预经济活动中淡出,产生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因此,从体制转轨的目标看,地方政府的第四种退出具有根本的、标志性的功效,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真正走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科学发展轨道。从我国现实出发,地方政府的第四种退

6、出可先从发达地区开始尝试。发达地区GDP增长压力相对减缓,促进经济增长更应注重从转变发展方式,尤其是注重市场监管、社会服务上做文章,通过增长速度的“自律”,推进整个社会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为全国范围内政府职能转变承担先行示范的责任。  其次是突破瓶颈制约,使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聚焦于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生态运行。从突破瓶颈的当务之急看,可把结构优化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就集中在由产业结构的三大失衡所派生的三种现象上:第一,“过度依赖”现象。在总需求结构中,过度依赖于出口;在内需结构中过度依赖于投

7、资,消费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的空间。我国消费率水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第二,“恶性重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活动中的类同、重复应属市场竞争的正常行为及其反映。然而,过度重复、恶性竞争现象发生则受制于产业技术结构的低层次及其平面化,同时也与调控体系、机制不健全关联。这在我国目前工业结构内部体现得极为充分。伴随金融危机的冲击,钢铁、水泥、电解铝、煤化工、平板玻璃、烧碱等行业产能过剩更加突出。不仅传统产业在建产能逆势扩张势头强劲,而且近期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行业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的趋势也已经显现。第三,“畸形差别”现象。发展中国家

8、的城乡差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