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

ID:42654153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_第1页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_第2页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_第3页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_第4页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简论强化电视新闻节B的编导意识电视新闻是当今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它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综合性等方面的特性;同时,它又具有传递信息、服务政治、引导舆论等方血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还存在着诸如对新闻价值的强调不够、节目报道深度不够、节目缺乏个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缺乏编导意识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向更高水平的边进。因此,耍注意强化新闻的编导意识,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新闻意识、平民意识,以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中存在的问

2、题发现能力不足。这种能力,要求新闻节目的编导在抓取新闻线索,选择表现题材,使用节目素材上,凭借自己的政治索养和新闻敏感,能够发现并抓取到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线索,及时选择独家、新颖、有说服力的表现题材,拍摄并用活真实、富有冲击力的节目素材。如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栏目1995年11月6日〜7日播出的《种草药患心病》(上、下)和1997年7月20日播出的《冷漠是一种病》,都可被认为是“发现”出来的新闻佳作。前者,是编导凭借敏锐的视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不法分子“坑农”新动向的曝光;后者则是编导凭借细致

3、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对社会不文明现象的无情鞭挞。该片以孕妇挤公共汽车为切入点,通过对那些“视而不见”的乘客的报道,发现在当今社会里,冷漠不但存在,而且极为普遍;它不但是社会的一种病态现象,而且是一种能够互相“传染”的社会病态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败坏我们的社会风气。市此可见,编导只耍深入生活,用心去寻找去发现,那么即使是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题材里,同样可以编导出有影响力度的优秀之作。但是,有一些电视新闻节冃的编导,总是想着制作一些轰动性强,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题材,却不愿意深入生活,在现实生活屮发现、抓取和老百姓密

4、切相关并为他们所关心、关注的话题,这就往往使得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冃政论性强而服务性弱、说教性强而互动性弱,不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如果说发现侧重的是对电视新闻主题的一种横向拓展的话,那么,挖掘则侧重纵向的深入,即对电视新闻主题的深入开掘。这种能力在新闻节目的编导中主要表现在这样儿个方面:挖掘的能力不足。“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能力,这其实是对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提出的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编导必须善于“在无新闻处找新闻”。不过,有些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往往只是注重对新闻事件木身表面现象的叙述和粗

5、浅报道,缺乏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太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以及“楼上盖楼”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这就使得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目缺乏吸引力,平淡无奇。表现能力不足。从总体上看,电视新闻节冃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但短小并不意味着简单,有时还恰恰相反,越是篇幅短小,表现起来难度越大,因此也就要求编导人员具有更强的编导能力和更高的编导技巧。1994年由盖晨光和水均益编导的《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一片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评比中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电视新闻奖”专题类

6、一等奖。据水均益介绍,当初他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设计结语和标题,原方案只是让水均益在结屡吋说出“和平”在阿拉伯和希伯來语中发咅相似,两个民族对和平的追求是同样执著就行了。但编导们觉得这样的设计似乎意犹未尽,于是推翻重来,“终于在深夜两点的时候,从《圣经》屮翻出了一个古训,这就是该片后來的标题和结尾的串场词一一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o止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串场词,该片的主题才得以深化,所用素材才有了生命和结构上的附着点一一灵魂。该片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电视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么一,但作为其节目的具体生产者,编导

7、们还是应学一学古代诗人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为了更多的精品节冃的诞生,而“片不惊人死不休”。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简单、肤浅地认为电视新闻不需要表现,只要讲述、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就可以了,但是,在不违背真实客观的前提下,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强电视新闻节冃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新闻舆论引导存在误区。新闻舆论引导问题,即通过新闻舆论对社会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特有的重要概念。在新闻宣传政策正确和传播渠道畅通的条件下,新闻传媒能够代表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正确反映社会舆论,这

8、是新闻传媒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提,也是我国新闻事业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一些媒体和宣传部门在强调新闻传媒导向性、倾向性的同吋,往往忽略、忽视了新闻舆论引导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对新闻舆论引导活动所应遵循的新闻规律、舆论生成和运动的规律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结果导致在新闻舆论引导的方式问题上,存在单一、呆板、重量不重质、忽视受众的主体性、缺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