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基本术语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

ID:42642121

大小:5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9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_第1页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_第2页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_第3页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_第4页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基本术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理论基本术语1.文学四要素。这是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组成。2.模仿说。这是古希腊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模仿。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模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模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另一种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模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模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3.观物取象说。这是中国古代有关文艺起源的

2、学说,认为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模仿的行为有关。4.表现说。这是西方18世纪以来随浪漫主义思潮而形成的学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或情感的表现。5.言志说。这是中国先秦产生的学说,认为诗歌是作者情感和志向的表现。6.文学本体论。这是美国批评家兰塞姆(J.C.Ransom)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作品的内容或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的形式。7.劳动说。有关文学起源于劳动的学说,认为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第一,劳动提

3、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摧发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提供了文学的主要内容。第三,在文学的早期形式上也体现了劳动的痕迹。8.不平衡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有关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学说,认为艺术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或快或慢,有时甚至呈反方向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9.循环说。这是加拿大批评家弗莱(N.Frye)提出的有关文学发展动因的学说,认

4、为文学的变化与自然节律相似,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与循环过程,黎明和春天与喜剧对应,日午和夏天与传奇对应,日落和秋天与悲剧对应,黑暗和冬天与讽刺文学对应。10(1).文学的文化含义(广义文学)。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敎等一般文化形态。10(2).文学的审美含义(狭义文学)。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1010(3).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体。11.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MichelFouc

5、ault),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说话人是话语的两个主体之一,是体现在本文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受话人是话语的另一主体,指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文本(或称本文)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语境(或称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百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12.审

6、美无功利性。这是由德国美学家康德提出的概念,认为审美具有不指向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文学中的审美无功利性,是指作家或读者的创作或欣赏活动不指向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13.审美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14.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渗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认识性、理性等缠绕在一

7、起。15.文学的双重性质。这是指文学同时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性质。这表明,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意识形态的。16.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存在于其中,文学的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二是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17.含蓄与含混。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则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

8、不确定的意义空间,令读者回味无穷。比较而言,两者的不同在于: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则偏重阐释上“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又是一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