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

ID:42636619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_第1页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_第2页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_第3页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_第4页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摘要仿野生种植猪苓经济效益显著,可达1000元/n)2以上。介绍了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包括地理位置的选择、前期准备、种植、养护管理、采收与加丁等方面内容,以为猪苓的扩大种植提供参考。关键词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4-0115-01猪苓为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具有消炎、利尿、通淋、渗湿、降压、退肿、抗癌、抗辐射、轻身耐老等功能,可入药制药,子实体(俗称猪苓花)可作营养、美味保健食品[1-3]o猪苓

2、除广泛用于临床屮药配方外,还加工成新特药、屮成药制甜,如饮片、猪苓丸、猪苓散、猪苓汤和猪苓注射液等,亦可制备高级化妆品。猪苓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适宜生长在土壤含水量在30%〜50%、pll值5〜7的腐殖质土、砂壤土中。猪苓在地温5〜25°C时均生长,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9.5°C时萌发,约12°C时新苓生长膨大,约14°C新苓萌发多,个体增长快。近年来,野生猪苓的贮藏量骤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而猪苓特殊的生长条件在一般环境下难以达到,所以仿野生种植技术成为猪苓种植研究方向。仿野生种植猪苓

3、,1012直接投资120元左右,4年后可产成品猪苓5〜10kg,2009年试验表明,有望达到15kg以上。按市场价计算,lni2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元以上,效益可观。现将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地理位置的选择猪苓多生长在海拔1000〜2000m,坡度20〜50。的半阴半阳的山坡上、苗I甫I林荫下、果园林荫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植被多为阔叶次生林,如辽东栋、杨、柳及野生阔叶树均可。另外,栽培场所内不得积水。2前期准备2.1菌种根据牛长年限及成熟度,猪苓的菌核可分为黑苓、老苓、灰苓、白苓。其中黑

4、苓、老苓、灰苓均为商品苓,或直接作中药入药,或进行提取生产成药;在无性栽培时,多用灰苓作种,有时也可用黑苓[1-5]o白苓是新生的嫩苓,生命力极差,不宜作种用。作种时,选猪苓菌核30-50g,实际操作中可将大块菌核从英离层处掰开,或者从莫延伸生长的细部掰开,应注意菌核自身无病、无虫、色泽正常、无碰痕伤斑等,手拿猪苓种时感觉弹性好则可用,如感觉发软则不可用o1m2栽培面积准备0.8kg左右。2.2蜜环菌蜜环菌是栽培猪苓的必不可少的菌种,用量少时可以购入,用量多时可以自己做。一般可用蜜环菌种直接伴栽;也

5、可先培育菌材,再播种猪苓。使用蜜环菌种加段木栽培,1m2选用优质、健壮的蜜环菌种3瓶。2.3菌材、菌枝菌材选用直径8~15cm的阔叶树均可,截成80cm长的树段,树段表面用刀拼成鱼鳞状,以利于蜜环菌生长,1m2放7根。菌枝用粗细均可的树枝树杆,截成20cm左右,比较粗的树枝表面也拼成鱼鳞状,1m2放80〜100根。2.4种植床在山坡上可选20〜50。的土山坡,挖栽培坑深20〜30cm、宽约1m,长度随地势不同而随意,将坑底挖松约20cm,床底铺一层树叶,为蜜环菌生长提供足够的养料。把挖出的腐叶土堆放

6、在边上备用。3种植3.1种植时间山西南部一•般在4月上旬进行,山西北部在4月中旬以后进行。3.2菌枝、菌材的摆放菌材与菌材Z间相距20cm左右,菌枝摆放在两菌材Z间,菌枝的两端分别挨上2根菌材,菌枝之间平行斜放,相距10cm左右。3.3种植蜜环菌蜜环菌摆放在菌材的四周,均匀分布,距离约15cm,位置紧靠菌材,紧靠菌材有鱼鳞状劈纹的地方。lni2约3袋蜜环菌。按照此种植方法,第1年猪苓菌种几乎不生长,第2年才能生长。第2种方法是菌材与菌枝集中起來,在前一年种植蜜环菌,培养菌材与菌枝,这样带有蜜环菌的菌

7、材与菌枝第2年直接下种猪苓,不需要重复种植蜜环菌,猪苓在当年就可以生长,这样种植猪苓生长快,但缺点是费工。3.4种植菌种菌种摆放在菌材的两边,紧靠菌材,菌种Z间的距离依菌种的大小而定,大小叉开,大的距离远一些,小的近一些口多摆放一个,单过摆放3〜4个。3.5腐殖土覆盖菌种摆放好后,先用手抓一把腐叶土盖在菌种上,让菌种固定而不易移动。菌种盖好后再放一层3~5cm的树叶,以促进蜜环菌快速生长,增加菌材周围土壤疏松度,给菌核膨大创造有利条件。最后种植床放入腐叶土,用铁锹拍实,厚度距离菌材10cm为宜。4养

8、护管理户外仿野生种植猪苓的方法比较粗放,开始2年不需要专门的人为管理。从第3年开始,要注意观察,冇些猪苓已长出地面,在这部分猪苓上覆盖一层腐叶土,防止一些小动物或野猪的破坏。5采收与加工仿野生种植猪苓一般4年为1个采收期。黑苓上不再分生小(白)苓或分生量很少,甚至猪苓已散架时,可采挖[3-4]o若蜜环菌菌材的林质较硬,或使用的段木较粗,可只收获老苓、黑苓及灰苓,留下白苓继续生长,如因段木已被充分腐解、不能继续为蜜环菌提供营养,则必须全部起出,重新栽培[1-2,7]。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