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ID:42634731

大小:38.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_第1页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_第2页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_第3页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各种生活中的不平衡与竞争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心理问题剧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荷。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校的广泛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各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共识。那么,学校要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创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进行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等等。

2、我想,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在学科中进行渗透,是一个功效持久、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育,谈一谈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一、树立新型教学观一堂

3、好课,除了其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师生在这堂课中是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还包括对学生在这堂课中良好体态、姿势等保证身体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纠正。这种新型的教学效益观,就是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教育教学新观念,是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学科渗透的基础。4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实施新课程作好观念和能力的准备。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活动、体验形式,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活动中领悟,倡导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4、,这些要求都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树立教育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师专业角色定位,要求教师构建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不谋而合、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将较容易接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二、树立现代教师观和学生观要积极引导新型师生关系的树立,帮助教师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

5、。教师要有时代的敏感性和创新思维,要对学生充满真情。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共鸣,成为他们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实践能力和传授知识,还要大力提倡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监督教师等多种活动,从根本上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创造性的思维,要善于向学生流露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事物的真实看法,跟学生交朋友,交谈学生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学生的心

6、理才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发展。三、课堂教学关键环节中的渗透一是备课关。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知识,备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要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备。如:教学设计中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么做,把学生看作是配角或被动的。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同时考虑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找好各种能力培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等。二是上课关。上课中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思想的莫过于课堂师生交往,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在课堂中的消极体验增多。其实,学生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在一种质量低下的学

7、习生活之中产生的。4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教师要用自己的心去爱抚学生的心,进行生命间的交流。三是要在课堂上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而且学做人;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很重要,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来自

8、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气质。困难失败打不倒,积极进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