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

ID:42627748

大小:2.4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9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_第1页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_第2页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_第3页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_第4页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古建论文之院落布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建筑院落空间布局——传统设计手法解读及其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一、平面的精髓:院落布局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曾如此评论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建筑在平面上是离散的,若干座独立的建筑物,分配在院宇各方。”这就带来了两个结果:首先“若是以一座单独的结构,与欧洲任何全座负盛名的石造建筑物比较起来,显然小而简单,似有逊色”,同时这一点也无形中影响了人们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偏见和不理解,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是世界建筑体系中发展简陋的旁枝末节。然而,我们同时因此而意识到,离散的独立建筑物组合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和最鲜明的特色,我们在评判中国建筑时“便不应以单座建筑作为单位,与欧美全座

2、石造繁重的建筑物作任何比较”。但是,若论整体,那么大概至今所有的外国建筑和中国古代大明宫、紫禁城的磅礴气势相比,都不免相形见绌。因此,我以为中国古建筑的核心在于平面布局,也正是我这次想要深入研究的选题。而平面布局中,最吸引人的特色无疑在于中国古建筑中强调的“院落式布局”,用离散的建筑单体围合中庭,达到外闭内敞的空间效果。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典型是低层的院落形式。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框架体系所能承担的体量和跨度有限,一方面受中国大家庭结构、尤其是贵族群体对于多样化的空间、功能组合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建筑空间的院落式布局形态和审美。《北京四合院六讲》赵倩等编著2012页码:2可以

3、说,建筑组群的院落空间才是中国居住空间的精髓。院落式布局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等级礼制的体现,也对于内外空间的过渡交融有着重要影响,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也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外国古代建筑中强调单体的华丽张扬,其中鲜明的例子比如古希腊帕提农神庙近乎完美的比例和精致的柱式;古罗马万神庙开天辟地的大穹顶和顶部天窗带来的动人的神圣天光;再至哥特式建筑夸张的高度和向上的冲劲。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常常坐落于高山之上,或者空旷的平地中央,以一己之力统领周围区域;与此同时,建筑时而为了强调宗教的神秘感和神圣感而故意创作完全脱离了人体尺度的内部空间,哥特建筑和其他教堂建筑等尤甚。这都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强调单体夸张

4、的引人注目的造型。然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来说,正如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注重群体;而西方文化突出个人,突出独立一般,中国古代建筑也正反映了这种文化传统,个体并不张扬凸显,但却强调院落布局或温馨自然或崇高威严,群体的组合拥有独特的力量感与美学韵味。二、院落布局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本文将从院落式布局对于住宅、乡土民居和宫殿、园林建筑群等不同类型建筑的影响入手,沿其发展轨迹和演变脉络,分析院落式平面在其中的体现与作用,探究其形成原因,并发现、理解它的现实意义。院落布局的特点在大江南北的中国乡土建筑都有体现。其中,本文将选取北方四合院、江南民居和徽派建筑作为典型分析。1.四合院四合院的历史悠久,据考证

5、早在西周时期即有陕西凤雏村的四合院遗址。四合院的基图1陕西凤雏村四合院遗址平面图本平面形制为矩形,中轴线位置从南到北分别为门道、前堂、后室,院两侧为前后相贯的厢房,围合成前后两组院落。这种平面布置划分出明确的功能分区,并根据左右前后的不同顺序满足了森严的宗法制度下强烈的等级观念需求。位置最显赫的正房供年长的主人居住,两侧按照左为上的原则安排居住,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都呈现明显的空间区别。《北京四合院六讲》赵倩等编著2012页码:13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体系,体现在空间需求上,则需要聚族而居的聚落空间。其次,由于早期市政建设的不成熟,城市空间不强调公共生活,街坊中少有城

6、市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人们的关注核心便落在了自家宅院的建设上。而四合院的布局由于较大较完整的院落而使得在对外闭塞的建筑内部有着丰富的交流和活动空间,既符合自我封闭对外防备的文化心理需求,又加强了内部的沟通。也正是因为这种空间形态很好的适应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家族观念,因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北京四合院六讲》赵倩等编著2012页码:3又加之成熟的建筑、结构形态历来伴随着顶端优势带来的惰性,因而尽管历朝历代不断发展进步,但是四合院院落平面的核心几乎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图2典型四合院平面尽管如此,四合院的模式在朝代更替中并非一成不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对元大都进行了系统的都城规

7、划,城市道路呈棋盘布置,分大街、小街、胡同三级。这一时期大量元朝统治阶级和贵族迁入北京城内,座座院落布局的四合院沿着街巷展开,连成一片。元代四合院的形态以北京北城后英房胡同为例,大致呈工字形平面,由主院和东西跨院构成,主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围成。明清时期的四合院进一步发展,取消了工字形的平面,而改成四周由正房、东西厢房、抄手游廊围合的四合式平面,也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最普遍典型的四合院形制。空间院落布局上也更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