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ID:42619648

大小:339.2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8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教师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耍求的。)1.战国时代,养士己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等都注重大量养士。这主要反映了()A.选贤任能成为社会共识B.士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C.世卿世禄受到极大冲击D.重视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士,即古代读书人

2、(知识分子)的通称。据此判断选项,材料没有提及选贤任能、士的社会地位高底以及选言制度,据此即可直接擁除A、BsC三项。材料主旨体现的就杲“重视人才”,D项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o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社会相关状况2.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

3、面的岀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机关”、“政务机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屮外朝”制度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官僚政治已经形成;D项“避免”一词错误。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外朝”3.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A.强化了儒学独

4、尊地位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治国思想的影响。由材料信息道德层面的“父慈子孝”到法定义务的“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关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强调集权与专制,这种理念影响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据此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治国思想・影响1.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5、每年屮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FI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彖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0.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这些印好的口历己满天下皆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雕版印刷术推动的结果,八符合题意,正确;B项“普遍现象”没有依据,仅从几个地区不能得出;C项属于无关项;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才出现的。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

6、2.宋代保护所有权和调整所有权关系的法律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维护债权人利益、调整债权人与值务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证债务履行的担保法,都远远详于前代。这主要是rh于()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宋代社会矛盾的加剧C.社会阶层的不断调整D.重义轻利观念的弱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业发展状况及影响。由材料关键信息“保护所有权和调整所有权关系的法律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都远远详于前代”,透过现象看本质,题干所述现彖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A符合史实和题意。B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

7、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A。考点:古代屮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状况及影响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岀现了众多农民有冃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出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Z利

8、”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众多农民改行,不再从事传统农业”。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B项“改变了”的说法具有片面性,排除;CD两项明显没有依据,直接排除。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状况及其影响2.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赞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