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资料之一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

ID:42609933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8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_第1页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_第2页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_第3页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_第4页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资料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文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有五种意指:一、文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二、专指散文《汉书.贾谊传》:“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北宋黄庭坚曰:“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

2、。”(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引)金元好问曰:“诗与文,特言语之别称耳。有所记述之谓文,吟咏情性之谓诗。”(《杨武能小亨集引》)明王文禄《文脉》卷一:“文以载道,诗以陶性情。”清刘熙载曰:“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大抵文善醒,诗善醉。”(《艺概.诗概》)三、文学的形式美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八音摛文,树辞为体。”又《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四、文学的文字

3、语言形式《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文,字也。”北宋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今之所谓文者,古之辞也。”五、一种文学体式唐元稹《乐府古题序》:“《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明徐师曾《文体明辨》:“按编内所载均谓之文,而此类独以文名者,盖文中之一体也。其格有散文,有韵语,或仿楚辞,或为四六,或以盟神,或以讽人,其体不同,其用亦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文学“文学”一词,始见《论语.先进》:“文学:

4、子游、子夏。”北宋邢昺《论语疏》:“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中国古代的“文学”这一概念经历了多次变化。先秦时期,“文学”泛指各种学术,其中包括后世所讲的“文学”在内。两汉仍以“文学”指称学术,但不包括现在所谓“文学”,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另以“文章”称之,如《三国志.魏书.刘劭传》:“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自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文苑传》中,才开始将“文章”与“文学”通用。《傅毅传》云:“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又《边韶传》云:“以文学知名。”范晔解释“文章”、“文

5、学”的含义是“情志既动,篇辞为贵”(《后汉书.文苑传》),就是说文学要借助于语言文字来抒写情志。类似的看法在六朝逐渐流行。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这也是把文章、文学看成是通过“蕴思含毫,游心内运”的构思,“放言落纸”,用语言来表达内在情性的东西。这与先秦两汉的“文学”概念有了较大区别,已经大致接近今人所说的“文学”。“文学”与“学术”的分家,还表现在魏晋时期其他的著作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

6、语.文学》所述只限于诗人文士;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的原则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文选序》),这也可看作他对文学特征的认识。萧统一反当时“逢文即书”(南朝梁钟嵘《诗品序》)的风气,对“姬公之籍、孔父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记事之史,系年之书”,即经、史、子诸书均不采录。从《文选》中的作家作品和萧统的选录原则不难看出,当时文坛上,文学已从文、史、哲为一体的状态中分离出来,取得了独立地位。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学(literature)“在随便的谈话中,这个语词在许多方面被使用,有些方面

7、是相互矛盾的。‘文学’可以被认为和虚假的写作相对立的真实的写作,可以被认为和功利的写作相对立的美的写作,可以被认为和真实的写作相对立的虚构的写作,等等。它可以被认为由一些已被确定的一般形式,如诗、戏剧、故事,连同那些潜伏在分界线上,易引起争论的体裁像散文和电影所组成。”(罗伯特.史柯尔斯《符号学和解释》)据西方批评家考证,literature一词在早期的英语惯用法中意为“学问”(learning)或“博学”(erudition),尤指拉丁文知识。18世纪后期,该词含有“一批作品”之意的用法从法国传到英国

8、,1812年《牛津英语词典》中出现这个术语,并有人试图以它对文学与非文学、或非实用的与实用性的作品作出区分(参见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在传统的和较为普遍的意义上,文学,或者诗歌、戏剧、小说等被视为“文学”的作品,是被诸如模仿、虚构、想象性、创造性等属性来定义的。茨维坦.托多洛夫说:“自此上古时期一直到18世纪中叶,扼要地说,在西方艺术理论家的著作中,明确地或不明确地提出了同一个定义。如加以仔细观察,可见这一定义包括有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