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09843
大小:8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8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典故引用语通解上篇:中国传统文化部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P3《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之曰④:“天,积气耳,亡处亡气⑤。若屈伸呼吸⑥,终日在天中行止⑦,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⑧,日月星宿不当坠耶⑨?”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⑩,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曰:“奈地坏何(12)?”晓者曰:“地积块耳(13),”充塞四虚(14),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15),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
2、大喜(1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注释】①崩坠——倒塌,坠落。②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④晓——开导。⑤亡处亡气——没有一处没有气。⑥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⑦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⑧果——果然,果真。⑨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⑩只使——即使。(11)中伤——打中击伤。(12)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13)地积块耳—
3、—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14)四虚——四方。(15)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16)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译文】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的神色。他的一个朋友为他担忧,关切地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这个人叹了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呢?”他的朋友就开导他说:“这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
4、呢?”这个人又说:“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他的朋友又劝导说:“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他的朋友又说:“这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这个人听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他的朋友看到这情形,也放心地笑了。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11《尚书·洪范》
5、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原文】《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译文】这是荀况关于万物生成过程的思想。即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他还具体指出,水火是有气的,而没有生命;草木是有气有生命的,而没有知觉;禽兽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没有道德;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又有道德,所以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是人。以上论述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从万物的共同性方面抽象出一个万物由以构成的“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概念,它相当于
6、我们今日所谓的物质。另一方面,从万物的差异性中提示出生命是气为基础的。这都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荀子关于“形”,“神”问题的著名论断“形具而神生”就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原文】王夫之《思问录内篇》:“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散而归于太虚,复其絪緼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絪緼之常性,非幻成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译文】关于对气、质、理的解释,唯心主义者把问题弄得很玄妙,认为物质是第二性的,王夫之非常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理
7、依凭于气,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气是质的客观存在,理是气的内在规律,离开气就没有理。所以,他说"气者理之依也"。在理气关系上,王夫之继承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唯一实体。气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物质实体,天地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其变化都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王夫之的气一元论,否定了理学的理本论和心本论的思想。P12【原文】王守仁《传习录》:“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
8、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第124页)” 【译文】由这几段话,我们可以知道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在他的这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