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9432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说课稿(最后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有灵犀一“点”通——《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反思性说课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今天执教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后,此前学生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课标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归纳出小数的加
2、减法法则;能够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探究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整数减小数要在整数后面添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0出现困惑,所以我也将它列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为了有效突破以上重难点,我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小数加减法的
3、计算方法。教学中,我采取知识迁移、观察比较等多种指导方法。力求突出“三让”是理念:问题让学生提出;算理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质疑。纵观今天的课堂,我较圆满地达成了预期目标,也收获了成功了的喜悦。一、复习引入顺向迁移,“一点一滴”往前推《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开课时,我创设长阳实验小学和当阳实验小学的现有学生人数对比的情境
4、,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及运算法则。然后出示数位顺序表,通过对3个小数的分析,复习小数的意义、组成及性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旧促新,使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的新知达到正迁移的目的。二、整合教材自主探究,总结“点石成金”术.此环节中,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改编,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比赛情境替换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情境,让学生回味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创造的佳绩,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引出小数加减法在体育竞赛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在
5、出示中国队和墨西哥队成绩的情景时,我刻意将第一、二轮成绩分三次呈现,扣人心弦,把学生带入模拟的比赛场境中,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得出4个小数加减法的算式。之后,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问题依次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过程来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解决第五个问题“中国队前两轮领先墨西哥队多少分?”时,我没有做任何提示,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在课堂上就出现了两种解题思路,体验了解题策略的
6、多样化,同时突破了整数减小数这一难点。此环节设计的五个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解决问题过程中,考虑到学生会自觉将整数加减法法则迁移到解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因此我放手让学生多次自主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初步感悟到在小数的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再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5个竖式,制作了小数点的动画效果,让“小数点”更醒目,使学生准确地归纳出:小数加减法时要对齐小数点,从而让同学们在观察、比较中完善了对小数加减法
7、计算方法模型的构建,明确了算理。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以点带面”巧运用练习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层次性、情境性。训练时将淘气和爸爸的活动贯穿到整个环节,学生在口答、判断、计算、评讲、纠错的过程中,继续突破难点、明确算理、掌握方法,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对数学的理解会更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地加强学习,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
8、知的“序”,遵循教学规律,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真实、高效,让数学课堂永远充满生命的律动。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