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帮助孩子提高口算能力杨铭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帮助孩子提高口算能力杨铭国口算是不借助于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达计算过程,依靠记忆,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瞬时记忆力、思维能力等作用也很大,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孩子们在进行口算时,却经常出现错误,许多人总是简单地认为这是由于孩子粗心造成的。其实孩子出现口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想帮助孩子提高口算能力,我们就需要分析孩子出错的具体原因。一、心理方面的原因1、感知不正确。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模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
2、又容易急于求成,因而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女口把〃+〃误作〃」,把〃3〃写成〃亍,把〃76〃写成”67’,将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2、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当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3、短时记忆出错。计算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
3、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4、强信息干扰。在遇到与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125x8+125x8时,125x8是一个强信息,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x8+125x8=1000-1000=%"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5、思维定势影响。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和做出行为反应。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
4、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新知识的学习。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6、情感不稳定。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二、基本技能及其他方面的原因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十五等错,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x4,125x8Z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运用自如,这些会导致学生计算出错。2、算理不理解。学生
5、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如多位数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阶梯状〃的对位形式,而不理解算理,于是一旦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3、习惯不良,态度不端正。由于部分学生本身不重视计算,加上平时教师也不注意对他们进行习惯训练,方法欠妥,因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如,计算时书写马虎,字迹潦草,0写得像6,6写得像0,把题目抄错,数据漏抄等等。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计算频频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我想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基本口算的练习。纵观小学口算,
6、最基本的口算是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这些内容中表内乘除法只要记熟口诀,一般学生都有较高的准确率;20以内加减法相对而言难一点,必须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熟练、准确、脱口而出的程度。2、加强算理教学。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小学生数学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所以,要掌握口算方法,关键是理解算理。以9+3=?为例。学生通过操作小棒得出计算过程,并要求学生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9加1得10,把小数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这是具体题目9+3的计算。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练习后,师生共同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找出规律,让
7、学生形成一种简缩思维:9加1得10,把小数3分出1剩2得12,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9+3=12,又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保证初级口算正确,通过以后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3、适当介绍口算的方法。课堂教学应避免呆板与单一。一成不变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在课堂上要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课堂上,采取多种游戏形式;听算式、口算表、卡片等手段常常更换;指名答、抢答、齐答不断变化;在学习园地中开设〃巧妙算法〃专栏,连续性地介绍一些有趣而巧妙的口算方法。4、注意激发口算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胜、好
8、动,注意力不持久、易分散,理解力差,记忆力好。为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换教学手段,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