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

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

ID:42564474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_第1页
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_第2页
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_第3页
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牛病的中医诊断方法[中图分类号]S85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5-0185-01中兽医在临床上诊断牛病,首先要分清“风寒暑湿,表里虚实,阴阳标本”。通常要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和询问饲养者,并结合兽医学理论和临床检查来判断病证及治疗方法,即所谓的望、闻、问、切。“望诊”是用眼观察病牛各部病变的方法,是“四诊”之首,运用范围很广泛,必须观其形,视其色,联系五脏六腑以诊断病原。观形状先看神色。若头低耳奁,体瘦毛焦,草料迟细,即为有病。再看卧、立、行、叫。“卧”,有好睡不起的,头弯腹部的,有头颈直伸的,四肢作

2、软的。“行”,行走不停为心经有火,为心疯狂证。“叫”,直走叫而不转弯,属阳证,盘旋转弯的,肝经有风。正如《牛经》所说:“直奔心肾火,盘旋肺肝风”。观皮毛。病牛皮毛枯焦,是风邪侵入脏腑。前身毛焦,风湿攻入心肺;中部皮毛翻焦,寒邪侵入脾胃;后身毛立,风寒侵入肾及膀胱经。观眼。白珠属肺,瞳仁主肾,黑珠属肝;肝胆冇病,两眼必冇变化。若眼角有屎,黄者风热,白者水亏。眼脸红,心经有火;眼脸白,心血虚弱。观眼分泌物。两眼流泪过多,为津液分散。眼粘膜色白,瞳仁青蓝色者,肝胆属败绝。眼圈眼角粘膜枯焦,眼眶下沉,是肾经已绝,成为死症。眼膜尚有湿润,津液又没有枯绝的

3、,病随危险,还可治疗。观鼻镜。若鼻镜无汗,属脾胃有热,鼻孔有水,一定有寒。观两耳。两耳属肾,肾冇病,两耳失去听觉并且耳毛脱落。观舌。舌乃心之苗,心有病,舌有变化。舌根红色而粘滞,系心肺有热。舌根青色而冷,涎多冷滑的,为津液散败,病状危险。舌根紫红,涎干而粘滞的,为心肺有热毒。舌根黄色而不润,是津液枯灼,心肺气血败绝,乃死证也。舌根黄色,特别烫手者,枯灼不润,牛得此病不过半日即死。观排出物。排出物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血、鼻涕、涎、津液等。口吐血,即心火过旺,鼻出血,为肺胃积热。鼻涕是肺的津液,涕清色白而不多者,是肺部有寒;黄色而常流不止,是肺部

4、有湿毒;黄色有脓,即热毒;如肺部发生坏疽,鼻子常流脓涕,并有腥臭。口涎是胃脏的遗弃湿物,涎清色白而多者,是胃受寒湿之邪。涎浓色黄无泡者,为胃感受暑湿。呕稀粪者,胃气上逆,便是湿极。口内完全无涎,两唇无湿润者,是胃部枯灼。津液是牛的全身气血,经过水火蒸化出来,分泌于全身,看牛有无津液,先看舌根。下面排出物是大小便。大便闭结不通,外感为寒,其病闭有内热;拉稀不多的,为外热内寒。水泻有腥臭气,属胃内受了寒湿;水泻不止,粪沾肛门流出,脾胃两经有病;久泻胃败,粪浆粘白,落地变成黑黄色的,病很危险。排粪不多、排粪困难或带血的,因胃肠有热毒;久下痢的粪带肠液

5、,气有腥臭,为肠胃伤败;久闭枯灼,屈于败症,气胀而死。大小便透两经,一为膀胱,二为肾经。尿常带黑色,血不凝固,落地变为黑色,或不见血痕的,为膀胱受湿;尿短带血的,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为肾经有热;白色带浊为肾部受湿。黄色如油者即湿热攻肾,则病严重。变为黑色的,无法治愈。闻诊:包括两方面,即耳闻其音,鼻闻其味。耳闻的:牛不叫的病轻,叫的病重。叫声,起声不平,如果后音不平的,虽然病重还能医治;而起声大、后音短,多难医治。呼吸平和而鼻腔、喉内有痰的,是肺受风邪;呼吸均匀但出气热冲冲,音响无痰,流黄鼻脓,是肺受湿热;进气短、出气长,喉内呼吸音响短,为肺气胀

6、。腹中有音响如雷鸣,必有泄泻。再扣击腹部,如音虚者,是气胀;实者,是食胀。闻粪尿腥臭来分辨寒热湿毒等症:粪臭,肠胃有热;粪腥即是寒湿;尿臭难闻,膀胱有热。另外如果口腔热臭,多是胃火;口腔酸臭,则为胃滞。呼气恶臭必肺败,呼气腥闭肺痈。问诊:向畜主询问牛发病原因和饮食、劳动等情况以及发病时间,病程长短和病状等,来辨别病症,作为诊断参考。切诊:又称触诊。是通过把脉,摸身来了解病情。首先用三指贴近耳根,若冷过三指者为表寒,耳根、耳尖都冷的为寒极;热过三指者为表热,耳尖热而耳根温者,为外热内凉,耳根、耳尖都烫手者,即热证。再用三指贴近角根,冷过三指为里寒

7、,全角冷为外寒内热证,热过三指者为里热。手掌抚摩全身骨节和四肢,凡是关节受伤或淤血者,一定有痛感,皮肤凉者,为水湿;皮肤烫手者,轻则感冒,重则脏腑炽热。把脉诊断可分三部:1・尾脉:在尾巴根下靠近肚门上三节处的尾动脉。脉浮轻者,轻按即可摸到,脉沉者,重按才能摸到。一息不足三至者为迟脉,一息过五者为数脉。轻按柔软,重按空虚者为虚脉,轻按、重按均有力者为实脉,一息三、五至为脉平和,是正常脉象。以此浮、沉、迟、数、虚、实来辨别病之表、里、寒、热、虚、实。再按其他临症表现,审清病属何脏何腑。2•天门穴过前一手掌处,用手按其脉,如皮毛润泽,脉有活动,此牛无

8、病;缓动的有病,不动的难医,结实的即死证也。3•腰脉:在百会穴处用手按其部位,温和的无病;温凉的风寒感冒,病属少阴,较轻;如冷的,病为太阴,则病重;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