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ID:42561959

大小:94.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7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1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2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3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一一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解析:选D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

2、确。2.(2016•宜吕一模)西周“因生以赐姓,月乍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解析:选B西周“裂土封侯”,实行分封制,姓氏是贵族政治身份的象征,而到秦朝姓氏的象征意义就开始消失了。秦朝疆域辽阔与这一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止确;秦朝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这一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3.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

3、家》的开篇写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由此可见,外戚干政的实质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铲除同姓刘氏诸侯王势力解析:选C外戚之所以能够干政,主要是屮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权力旁落,故C项正确。4.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騎筒(注:形状像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A.加强屮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解析:选D

4、依据材料“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冃”可知是加强了吏民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减少社会腐败现象,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故D项正确。1.(2016•南充一模)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A.限制了王国势力B.增加了选拔人数A.体现了差别平等D.削弱了世家特权解析:选C根据题干可知,经过改革后的察举制从原来的各地平等的数量变成了根据各地人口的不同采取了区别的对待,“每年”、“每两年”、“每三年”这体现了差别,都举1人这又体现了平等,故C项正

5、确。2.(2016•金丽衢十二校一模)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下列关于古代监察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监督官员规范执政B.可以防止官员贪污腐败C.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D.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解析:选C古代监察制度可以监督官员规范执政,故A项正确;古代的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腐败,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并不是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而是代表皇帝,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由于是代表皇帝而实行监察职能,所以其实际效能有限

6、,故D项正确。3.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吋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舖、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解析:选D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耕牛缺少,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収得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滞后,古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D项正确。4.(2016•德阳一模)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

7、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胡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解析:选A根据题干“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可知,“佛图户”不再向政府缴纳赋税,故A项正确。1.《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道:“自建兴以來,吏民……去本就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