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

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

ID:4256116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_第1页
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_第2页
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_第3页
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本解读走出共性知识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解读:请走出“共性知识”圈——以《故都的秋》的两个教学设计为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荣华  不是说“共性知识”不能讲,而是说如果文本解读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时间长了,必遭学生厌弃,同时也丢失了文本解读在语文教育中应承担的其他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解读经典文本时,常常停留在学生早已厌弃的抽象概念上,如批判了什么、揭露了什么,如崇高品德、伟大人格、纯洁心灵、诗意人生,如语言独特、结构精巧、思想深邃,如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优美、壮美……而这些概念是许多文本的“共性”特征。如“表达了对……的赞颂和珍爱”这一句式,可套在《故都的秋》上,说

2、“文章表达了对故都秋色的赞颂和珍爱”;可套在《济南的冬天》上,说“文章表达了对济南的冬天的赞颂和珍爱”;还可套在《瓦尔登湖》上,说“文章表达了对瓦尔登湖美景的赞颂和珍爱”。很显然,“表达了对……的赞颂和珍爱”所表述的内容,是许多写景文章的共性。即使是小学生,只要凭直感,就可用这样的句式将任何一篇写景文章概括出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动脑筋,但许多语文课堂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用这类句式概括文本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当然不买账。  不是说这类“共性知识”不能讲,而是说如果文本解读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时间长了,必遭学生厌弃,同时也丢失了文本解读在语文教育中应当承担的

3、其他意义;尤其是如果长期停留在空泛概念的搬弄上,而不能真正进入文本去发现文本的独特性,则更会使学生丢失求实精神,满嘴假言、空言、大言而不自知。  因此,如何走出文本的“共性知识”圈,应当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以为,以新鲜感、实在感、专业感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是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的做法。这里介绍用“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与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相结合的方法。  下面笔者将对比《故都的秋》的两个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分别是“围绕‘共性知识’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将‘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我们将会看到,后者完全

4、涵盖了前者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而且它带给学生的课堂新鲜感、语言敏感点、情感共鸣度、思想深刻性、文化积累量、思维锤炼力,均远远超过了前者。二、基于“共性知识”教学的教学设计  1.作者介绍(预设目的: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  2.课文分析:A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首尾呼应,回环往复)。(预设目的:概括能力培养。)  B关注重点段落,分析故都秋天的景物特点:“清”“静”“悲凉”。(预设目的:概括能力培养。)  C 写作方法:◆联想与对比——文章以对比联想的方法,以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既有整体上的对比,也有特殊景物

5、的对比。(预设目的:认识写作方法,以读促写。)  ◆情景交融——以景述情,缘情叙景,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写,抒发了对故都的热爱之情。(预设目的:认识写作方法,以读促写。)  3.练习(一般有10道题左右,内容涵盖字、词、句、篇的“共性知识”理解以及修辞手段、写作手法的识别与运用方法,这里仅举两例):A课文第三段写清晨院中的秋意,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来突出秋味。(答案:视觉 听觉)(预设目的:认识写作角度。)  B第12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答案: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

6、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预设目的: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  这一设计(还有许多变体,但基本的东西不会变)适应于所有类似文章。对高二学生来讲,除了作者介绍稍有新鲜感(现在多数学生不知道郁达夫),其他都是“共性知识”无数次反复之后的又一次反复,缺乏新鲜感不说,因为是低层次能力的训练,所以也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锤炼学生的思维,更不能落实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按这种设计上出的课,说它面目可憎,一点也不为过。用不太恭敬的话说,是羞辱了学生的智力与心灵。三、基于将“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1.预习:了解郁达

7、夫的新旧文化背景及文学创作特征。(预设目的:让学生对郁达夫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基于‘共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  2.课堂教学:(1)速读全文,说说郁达夫最爱故都秋景的哪一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和你对作家的了解给出理由。(预设目的: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家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触摸作者的心灵。②每一景都是作家的最爱,学生要有所取舍,就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是将作者心灵、作品表现的心灵与学生心灵贯通的一种方法。③在每一景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