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55324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7
《高中教育走向何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教育走向何处1•迷失的高中教育由于学校、家长及社会过多的关注学生的高考分数,导致全国各地假期补课泛滥。然而政府对此不是无所作为。早在2008,山东省就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办学禁1上补课的措施,此后,河南等省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湖南省2010年曾下发“最严格”节假tl补课禁令,规定违规补课要追究责任人行政责任。2012年辽宁省也制定了相关政策。然而上有政策,卜•有对策,在一些地方,这些禁令不过是一张废纸。调查发现,湖南湘潭多家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补课。“可以说没有哪个学校不上课”。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高
2、中补课现象,很多高中的“成绩”仍然是靠拼时间拼汗水,靠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取得的。一些高中甚至推行“军事化管理”,把学校办成了兵营。面对高中教育的闲境和尴尬,我们必须彻底反思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最终到底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主?如果我们的高中教育只是为了讣学牛考试収得高分?那么考试乂是为了什么?仅仅是升学?那么升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再往下问,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个众所周知的放羊娃的循环式人生哲学。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似乎忘记了教育原初的目标。“我们的高中教育太盲冃了。没有认真思考口
3、己的冃标和前进的方向,只是盲冃地跟风随人流。如果貝顾埋头拉车而不抬起头来看看远方的路,那么可能只是在原地打转,其至南辕北辙,离我们原來的目的地愈來愈远。”一位教育界人丄如此说。2.高中课改举步维艰自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实施,已经有8年时间了,然而由于高考压力等原因,目前尚未普遍达到预期效果。究其根本,很多高屮不乏新课程的理念和知识,但只是拿它装点门而或应付检杏,并没有付出切实有效的行动。课程改革喊得震天响,实际上却无动于衷。知而不行,或虽有行,却蜡蜓点水,浅尝辄止,在闲难和挫折面前裹足不前。这种
4、“知识”还不是真正的“知”,因为他没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就像一个人知道游泳的知识却不下水去游,就不可能真正学会游泳一样。用现在流行的术语來讲,这不是通过“建构”生成的知识。早在上个世纪,陶行知就梢辟地阐述了知行之间的关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是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运用真知识以行动,便走上创造Z路。今LIZ学校是以行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学校是以行求知的地方”,这些话在今天听起來仍然振聋发蹶,一针见血,仿佛就是针对我们当前的高中教育
5、现状说的。高中课改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把知识转化成行动,仅仅停留于理念层面而没有引发行动的“知识”毫无意义。在关于高中教师的工作状态的问题中,出现最多的主题词是:忙、累、紧张、压力、迷惘、焦虑……很多学校有自己专门的备战高考方案。多数学校的备战高考方案就是:“题海战术,不管孩子们的死活,做卷子,每天不知做几张……”绝大多数高中教师都这样的观念:“高考不改,高屮课堂无法改变”。有教师认为,必须改变局长的教冇观,“局长要分,校长就要分,学牛只为分活。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是高中学校课改面临的最人困难,建议国家逐步改变目
6、前较单一的评价方式、人才选拔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每位班主任都可能遇到“冇一些”或“很多”学生“经常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充满焦虑”。而关于对很多学牛高考完撕书的看法,一•些高屮教师表示同情和理解:“他们撕的可不是书,是课本、资料、试卷,这些东西随着高考的结束,其生命价值也已经死亡了,应该寿终正寝了。”“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冃的Z—就是让人学会读书,爱上读书,但事实正好相反,学生视读书为逼不得已,是敲门砖,把教育当成高考的敲门砖,太功利了,这不怪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
7、映了对应试教育的厌恶,和对死学书本知识的不满。”2.崇拜分数的应试教冇死读书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征。“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是上个世纪陶行知先生对IH中国教育的描述。不幸的是,这种状况在今天仍未得到根木改变。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完整和谐的人,促进人的“全面而白由的发展”。然而在现实屮,却满眼都是“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分数决定着学生的一切,是学生顶礼膜拜的上帝和偶像。学生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倾注到这个外在的对象上,因而失去了自己内在的生命,当这个外在的对象受到
8、威胁吋,学生就会觉得是口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压力大到难以承受的极端情况下就会发生生命的毁灭。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主白杀有低龄化的趋势,1/3以上的高小生有过自杀念头,并且自杀的学生多为“站学兼优”者!为什么会这样,罪魁祸首就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能否升学,升入何种学校,从而决定学生获得怎样的命运。由于分数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因而学生总是被驳使着不惜一切代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