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23541
大小:20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6
《历史:3.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基础达标1.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明神宗时D.明英宗时2明清时皇帝住的地方是在()A.京城B.皇城C.紫禁城D.外城3被誉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A.长城B.赵州桥C.卢沟桥D.故宫4.长城的东西两端分别是()A.鸭绿江、嘉峪关B.山海关、陇西C.鸭绿江、陇西D.山海关、嘉峪关5我国古代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6.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农政全书》B
2、.《梦溪笔谈》[来源:学&科&网Z&X&X&K]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能力提升1.下列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哪一组不属于同一领域()A.《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B.《缀术》与《天工开物》C.《水经注》与《徐霞客游记》D.《千金方》与《本草纲目》2.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D.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书3.关于《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C.总结
3、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D.介绍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4.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A.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5.被誉为世界奇迹的是A.赵州桥B.万里长城知识空间华表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
4、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知识空间长城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是人间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以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谈何容易。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来源:Zxxk.Com]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来源:Z+xx+k.Com]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
5、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不怕苦的精神、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C.紫禁城D.千佛洞6.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1)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有何不同?(3)如何评价明长城?拓展探究1.材料解析题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2)为什么宋应星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3)为什么外国学者称《天工开
6、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北京,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2008年除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外,还向他们展示了这座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古城的历史遗迹和独特魅力。如果请由你介绍北京,你会怎么说呢?以虚拟游北京故宫和长城的形式,当作导游,对有关景点进行讲解。参考答案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基础达标1.B2.C3.D4.A5.B6.D能力提升1.B2.C3.D4.C5.B6.(1)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2)万里长城建于秦朝。它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主要为了抵御匈奴南下。与明长城不同的是: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
7、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中段用土心砖(石)砌筑。(3)明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拓展探究1.(1)材料的意思是: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2)宋应星所以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求与自然力相配合,是因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就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人为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如无休止的砍伐森林等,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
8、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与对自然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