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2505590

大小:9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6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历史一、客观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鲁”的是哪一类()A.王室子弟B.功臣C.商代贵族D.诸侯2.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

2、大,大国争霸频繁3.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氏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商代己有父死子继制度4.“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進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

3、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嬪,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满足皇帝的私欲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强化君主的权力D.彰显皇帝的权威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皇帝制D.世袭制和行省制7.《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

4、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小央一郡一县一乡一亭一里一什一伍一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佼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

5、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2.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B.改变丞相位髙权重的局而0.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D.适应反击匈奴的军事需要3.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A.皇权的显著削弱B.屮央集

6、权的强化C.政治制度的成熟D.选官制度的成熟4.唐初继承隋朝制,“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为政令之制颁而节制之机关,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材料表明唐朝初期尚书省()A.总理朝政,成为三省的核心B.为全国政务执行机关C.与中书、门下地位平等D.与中书、门下相互牵制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6.唐朝一切

7、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屮书门下Z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说明()A.政事堂是最高决策和议事机构B.中书门下拥有最高立法权C.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D.三省体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1.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使D.施行将兵法2.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枢体系中

8、的相权被大大削弱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3.“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