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95228
大小:398.3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16
《外国文学第3章《俄狄浦斯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Σοφοκληζ,公元前46—前406),生活于雅典奴隶主民族国家全盛时期,几乎活了整个前5世纪,他创作最后一部戏剧《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时已经90岁高龄。1索福克勒斯一生创作了约125部戏剧,却只有7部悲剧完整传世,分别是《埃阿斯》(Αiαζ,公元前442?)、《安提戈涅》Αντιγoνη,公元前442?)、《俄狄浦斯王》(ΟιδiπουζΤραννοζ,公元前430)、《厄勒克特拉》(Ηλκτρα,公元前418—前414)、《特剌喀斯少女》(Τραχiνιαι,公元前413)、《菲罗克忒特斯》Φιλοκττηζ,公元前
2、409)、《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ΟιδiπουζεπiΚολωνω,公元前401年上演,获头奖)。2索福克勒斯曾得过20次悲剧竞赛头奖,从未屈居第二名。他被称为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之间的伟大过渡者,三人之中最纯粹的艺术家。索福克勒斯最真实地刻画出人类的境况,但他并不潜伏于剧中人物身上,给他们预设程式,而是让剧中人物去自由选择。在《俄狄浦斯王》中,尽管主人公俄狄浦斯最终并没有逃脱“弑父娶母的命运”,但他却凭着自由意志去追问真相,并且最后以刺瞎双眼来承担责任。在他身上,体现了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英雄定义———对英雄来说,自由是必备之物。3一、精彩点评这剧写
3、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命中注定会杀父娶母,他竭力逃避这不幸的命运,但终于受到命运的摧残。……古希腊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社会现象归因于命运的捉弄。在索福克勒斯看来,命运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抽象的力量,一种邪恶的势力。……俄狄浦斯之所以陷入悲惨命运,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罗念生,1985:6668)4突转,如前所说,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我们认为,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例如,在《俄狄浦斯王》一剧里,信使的到来本想使俄狄浦斯高兴并打消他害怕娶母为妻的心理,不料在道出他的身世后引出了相反的结果。…
4、…发现,如该词本身所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中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如《俄狄浦斯王》中的发现。(亚里士多德,1996:89)5索福克勒斯在他的《俄狄浦斯王》中展现了启蒙这一新问题在历史中的现实意义……他描绘了相信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力量的人如何遭到了存在意义上的失败。索福克勒斯并没有把俄狄浦斯塑造成一个启蒙的指路人或理论家,而是把他推到了启蒙的边缘上,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代表。这一自我意识建立在人类自律的知识之上。《俄狄浦斯王》的反启蒙思想在于意识到人类知识的有限而易朽坏的性
5、质。与俄狄浦斯的人类知识相对立的是忒瑞西阿斯具有神性合法性的知识,这知识是唯一有效的知识。6二、评论文章《释梦》节选“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的基础,也成了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的理论工具。《释梦》一书中,弗洛伊德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对《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本质进行了分析。这里节选的就是他提出“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有关文字。如果说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感动现代观众的力量不亚于它感动当时的希腊人,其唯一可能的解释只能是,这种效果并不出于命运与人类意志之间的冲突,而是在于其所举出的冲突情节中的某种特殊天性。7在我们的内心中必定也有某种
6、呼声,随时与俄狄浦斯王命运中那种强制力量发生共鸣,而对于格里帕采尔的“女祖先”或其他现代有关命运的悲剧中所虚构的情节,我们却斥之为无稽之谈。在俄狄浦斯王故事中确实存在着可以解释我们内心呼声的一个因素,他的命运能打动我们,只是因为它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命运———因为和他一样,在我们出生以前,神谕已把同样的诅咒加诸我们身上了。我们所有人的命运,也许都是把最初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而把最初的仇恨和原始的杀戮欲望针对自己的父亲。我们的梦向我们证实了这种说法。8练习思考题1.分析《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主题,写一篇以“命运”和“人生”为主题的文章。2.请将《俄
7、狄浦斯王》中与“看”有关的词都划出来,分析其意义。3.《俄狄浦斯王》中是如何体现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悲剧情节三成分“突转”“发现”和“苦难”的?4.找一两篇外国学者或中国学者以“俄狄浦斯情结”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文章阅读,看看它们同弗洛伊德的文章有何关联。9延伸阅读陈洪文,水建馥.1986.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小枫,陈少明.2007.索福克勒斯与雅典启蒙[M].北京:华夏出版社.罗念生.1985.论古希腊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希利斯·米勒.2002.亚里士多德的俄狄浦斯情结[M]∥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
8、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0EasterlingPE,e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