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84205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常见教育界“谬误”言论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教育界“谬误”言论剖析摘耍:教育界有不少言简意赅的观点和提法,对引领教师的思想和推进课程改革起着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广泛的错误或部分错误的言论,或言论本來是止确的,但被错误地理解和使用。如果不认真进行辨析,将会使对教育工作贻害无穷。关键词:教育界;错误言论;剖析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15-02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持这种观点的人总是言之凿凿,找出很多事例来说明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铁杵也能
2、磨成针”。这个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广人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心,但更多的是给教师一个永远无法解脱的“紧箍咒”,摧残教师身心。由于把学生发展的责任简单地归纳为教师的责任,忽视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责任,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背道而驰。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技巧的提高和发展最重要是通过自我的学习和内化,外界因素(包括教师的“教”)的影响都是通
3、过学生的“学”來实现的。而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物质基础,比如你硬要培养华罗庚去成为一个运动健将,既不可能,也没冇意义。二是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自身兴趣,有些学生喜欢并擅长计数、运算,思维严谨、有条理,理科教师的“教”很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文科教师的“教”很可能效果就减半。当然一个优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也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发展、提高更多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春秋战国时“轮扁削车轮”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传
4、统的教育教学过分夸大“教”的作用,把“教”提到一个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没有口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何谈教学的“高效”?何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毋庸置疑,教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着重要作用。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把学生的失败完全归罪于教师,是不客观,也是不公正的。众所周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着或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进程
5、与质量,教师的“教”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众多影响因素的一种。这一错误言论忽视其他因素对学牛发展的影响,对教师形成莫大的精神压力,冇可能使教师受到社会指责的同时,一味自责,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悲观沉沦;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也是不利的,学生品行、学习、心理出了问题,都是教师的责任,都是教师“不会教”造成的,缺乏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反思;对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有着消极作用,既然学生发展的责任在教师,那家长就可以将教育的担子卸下,只要碰到好老师就可以了。二、“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这
6、个观点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其产生可能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关。在新课程推行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今天,由于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误区,又使这种观点得以强化。对于老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这是止确的。因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对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而教师在学校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地是靠学生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并不意味着”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
7、识更重要“。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将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作为一个合格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修养。这两者都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扎实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合理运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将知识的传授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但在新课程实施以来,也出现了一些轻视专
8、业知识的思想。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对木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思考,无法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内容,造成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误导。“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观点是用一种片面性去克服一种片面性,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这种言论使教师的思想产生混乱,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利于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木意是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耍性,但现在被误读为知识和技能的前移,窄化为升学的前奏,残酷地剥夺孩子天真烂漫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