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ID:42472516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5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_第1页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_第2页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_第3页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_第4页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姜堰区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m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B.究竟从哪年哪代传下來这么多故事,谁也说不清。C.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D.给成功者一个拥抱,那是赞扬;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一项是(2分)•••A.张教授评点了历任台湾地区领

2、导人,可谓言简意赅,一针见血。••••B.在母亲生口的当天,他寻遍京城,终于在王府井一家商场探骊得珠,买到了生日礼••••物。C.这位老人精神矍砾,一年四季都坚持游泳,从未间断。••••D.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母校的思念不但没有消减,反而与口俱增。••••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⑦题2分)①为川者决之使导,▲。②▲,绳不挠曲。③窈窕淑女,o④,猿鸟乱鸣。⑤阡陌交通,▲。⑥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來,▲。⑤习近平曾引用《岳阳楼记》中的名言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的伟大抱负,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5.名著阅读

3、。(6分)(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他笔下的“慧驷国”展示了▲颠倒的怪诞景象。(2分)(2)下面是关于本书的三组评论,你赞成谁的观点?请结合书中有关内容简要阐述赞成的理由。(2分)评论一: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洒脱的幽默,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一一(英)毛姆评论二:无论思想还是语言都污秽不堪,疯狂、猖狂、污秽……一一(英)萨克雷评论三:本书作者有较浓厚的封建尊卑等级观念,这是作者的思想局限性。网友(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书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驷国的经历。B.格列佛在大人国时,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

4、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C.飞岛国对地而的统治,是讽刺现实中的英国对芬兰的侵略。D.慧驷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主题是要不要把耶胡从地而上消灭干净。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育才中学九年级要开展“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读诗识节气】清代诗人郑板桥有诗云:“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一杯香茗坐其间。”请你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节气名称。(1分)(2)【看云识天气】妈妈耍出差,你看到天上有朝霞,估计有雨,就劝说妈妈要带上雨具,并引用一句关于看云识天气方而的谚语让妈妈相信。(3分)(3)【活

5、动展才气】主持人小明同学写了一段实践活动的结束语,请认真阅读,完成任务。同学们,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自然现象安排农事。虽然诗人们也常常由物候现象联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但是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年年节气传诗情,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更多地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增强科学意识,让物候知识服务我们的生活。①划线句是一个复句,在表达上不符合逻辑,请提出修改建议。(2分)②这段文字引用了一副对联,请你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下联。(2分)年年节乞传诗情,▲o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东汉末刘桢的《赠从弟(其二)》①,完成第

6、7题。(6分)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②?松柏有本性。【注】①选自《建安七子集》卷七。从弟,堂弟。②罹(打)凌寒:遭受严寒。5.(1)下列诗句与“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所用手法相同的是(2分)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写松柏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笑迎“瑟瑟”寒风。B.颔联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劲松与狂风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C.颈联写出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的品质。D.尾联通过反问牵出全篇主旨

7、,可谓收束得法。(3)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用意是什么?(2分)▲(二)阅读苏轼的《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完成8-11题。(14分)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式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殽①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皮②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巢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