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55182
大小:393.3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15
《诗词鉴赏考前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鉴赏考前复习〇、鉴赏角度一、抒情方式鉴赏之前必须掌握的东西文学文化常识。包括作家作品名句、各种诗歌体裁(体式)。常见的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赠友送别边塞军旅羁旅乡愁咏物言志爱情闺怨怀古咏史评诗题画〇、鉴赏角度主要的鉴赏角度是这样三大类:一、鉴赏抒情方式二、鉴赏语言风格三、鉴赏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鉴赏,都必须做到两点:1,结合诗词内容,有具体的内容分析。2,对于诗词的主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进行准确概括。一、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抒情风格),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鉴赏时的术语称之“直抒胸臆”和“委婉含蓄”。直接抒情,在原篇中能找到“直抒胸臆”的关键句,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
2、”,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或事表明爱憎情感态度。间接抒情,往往是托物或借景,兼用表现手法/写作技巧来“委婉含蓄”表明自己的情感,在原篇中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关键句甚至关键词。往往间接抒情的诗词,从表现手法/写作技巧来鉴赏比较清晰。因此从抒情方式角度来考察诗词鉴赏的,往往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范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激愤之语,直接抒发出李白刚直倔强、绝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2,《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直接抒写了李白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自我的坚定信念。“直抒胸臆”鉴赏要点示儿【宋】陆游死去
3、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本诗是陆游临终绝笔,末两句作者直抒胸臆(点出鉴赏角度):以“北定中原”来表达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最后的嘱咐(具体内容分析)。率意直书、不假雕饰,寓壮怀于悲痛之中,尽显诗人爱国情怀(回点一下角度、准确概括主旨)。尝试一下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本诗写友人出使安西、初春渭城送别之事。末两句________,劝友人___________,带着________出行,一旦西出阳关,就没有________了。本诗不落离愁别恨旧调,惜别而不_____,依依不舍
4、中见________,在_______中展现了一种____的气度。直抒胸臆“更尽一杯酒”故人情谊知己共饮伤别洒脱风貌率意直书从容练习1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请参照范例,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本诗进行鉴赏。100字左右。真题回顾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①。①散丝:指细雨。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颔联颈联写船帆被雨打湿而变重,
5、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起来。D.首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2001全国高考C真题回顾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①。①散丝:指细雨。2,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在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此地别燕丹,
6、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2001全国高考B练习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史事而作。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采用________的表达方式,深刻地表达了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字统摄全篇,“独”字承上启下。“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
7、_的心境。练习3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喜雨于谦日入千山黑,层云构夕阴。一声雷送雨,万国土成金。品物回生意,闾阎①诵好音。天公应有在,知我爱民心。①闾阎:指平民百姓。1.这两首五言____诗,都以“喜雨”为题材。《春夜喜雨》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喜雨》的作者于谦是____代诗人。2.对以上两首诗歌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