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44376
大小:37.7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5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1.认识“吃、忘、井”等13个生字。会写“吃、主”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Z情。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难点: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1、(3名男生、3名女生台前准备,一女生主持)主持人: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六个人想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希望你们能喜欢。(6名同学随着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随曲调拍手)师: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那么,你都看懂或听懂
2、什么了?2、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对!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相机出示:主席、领导、革命、解放)。让我们大家在毛主席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岀它们吧!愿意吧吗?(生齐读)过渡:今天,我们一起來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1、齐读课题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2、认识生字“忘、井。”师:谁来当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
3、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牛字挑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生自由读课文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3、师指字板。聪明的小悟空们,再來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文屮做出自己恵欢的标记,好吗?(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4、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5、出示句条。老师这有儿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如,“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爸爸正在地里
4、挖土……)生:个别读、齐读、会读的一起读等。6、出示卡片。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恵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7、游戏:交朋友。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师放轻音乐,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识记,教师参与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屮,尤其要注意帮助差生识字)8、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三名同学读课文,教
5、师相机范读学牛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3、想象、扩展出示题目: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战士、乡亲)把题目表演岀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五、练习书写“吃、主、住”。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吃”字)3、学
6、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吋进行指导。六、总结、作业。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下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师牛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舞中结朿。第二课时一、看拼音自己读一遍课文。(学生自读)1、指名读一遍课文。2、同学自己在书上标出有几段。二、理解课题。1、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2、提问:“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什么意思?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名读第1段。1.提问: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2.要求:冋答出在一
7、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1・讨论: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1.板书:2.朗读这段,指名3〜5人。(三)齐读第3段。1.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2•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四、指名读全文。五、小结:这课书告诉我们什么事?乡亲们为什么立这块碑?六•实践活动。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讲故事。资料袋红井1933年4月,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來到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