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

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

ID:4244118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5

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_第1页
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_第2页
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_第3页
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_第4页
资源描述:

《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气候变暖与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摘要: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栽培,本文通过论述气候与农作物栽培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实行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倡导大力推行适应性栽培技术。关键词:气候变暖;农作物栽培适应性1气候变暖已成全球气候发展趋势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据调查显示: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C,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佔计将上升大约1・4-5・8°C,同时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00年后,各地的最高

2、气温记录也一再被打破,例如:2003年8月110,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C,破139年来的最高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38.1°C,破了1990年的记录;我国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也都屡破了当地高温记录,重庆最高气温更高达43°Co以上数据都说明了一个不争的爭实,那就是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并依旧保持着这种趋势,即使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木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2气候变暖对农作物栽培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总的來说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全球的水循环受气温变化影响,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

3、,使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另一方面,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除此之外,温度的增加还可能提高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的产量。气候的改变促使着农作物耕作制度的变更,气候变暖能够改善中、高纬度地区热量不足地区的不利条件,对多年生作物和无限生长性作物产量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局部地区是高原气候,据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C,气候带将向北推移1个纬距,这将使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对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实行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势在必

4、行实行农作物的适应性栽培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条件,达到趋利避害、增产增效的目的,以下主要以北方典型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例说明推行适应性栽培技术的重耍性与必耍性。3.1冬小麦品种的越区栽培是客观需要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侧,汾河南畔,从北向南梯次排列,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交替分明,按照山西省品种区划要求,其境内平川农业区原属“晚熟”冬麦区,只冇分孽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的冬性或强冬性的穗数型品种才能适宜该地的栽培,但这类品种穗小、粒小、抗逆性强,产量偏低,制约着该地小麦作物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平川农业区已从“晚熟”冬麦区变为晚熟与中熟类型的中间型冬麦区,为了适应

5、气候的变化,提高小麦产量,该地采取了晋麦8号等早熟性好的弱冬性品种代替传统的小麦品种,这类品种穗大长芒、多花多实,经推广种植,为该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看气温的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站种的越区栽培显得卄•常必要,这对改良耕作制度,提高小麦的生产水平有非常重耍的意义。3.2玉米将山春播区向夏播区过渡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來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介休的耕作制度属二年三季,玉米在介休市原属春播的中晚熟区,配套的品种应生育期一般在130〜140天。在20世纪70〜80年代,主要的播种品种为中单2号,该品种生育期仅120天左右,全生育期需10°C以上的积温占到

6、该地有效积温的74%,全球气候变暖突显后,即使改良为农大108品种,有效积温的利用率也只达73.7%0春播玉米已不能充分利用该地的光、温资源,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不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近10年來随着气温的升高,该地有效积温已达4048.1°C,加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6月下句收割完冬小麦后,7月上旬即可播种玉米,复播玉米生长期间的有效积温仍然可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这使得玉米的复播条件趋于成熟。因此将玉米作为复播作物,由春播区向夏播区过渡,成为探寻提高玉米生产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路径。参考文献[1]胡诚鑫,栗锡会,柳琼,等•浅谈气候变暖后农作物的适应

7、性栽培[J]•山西气象,2007(2):24-25・[2]钱锦霞,溪玉香•山西省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08(11):438-4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