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32976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5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_整理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关系: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动地位,发挥主动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人”的要素,教育影响属于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
2、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发展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4.科学技术影响
3、教育技术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文化与教育四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
4、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2.外铄论: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61.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4.15岁2.阶段性(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3.不平衡性(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4
5、.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5.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
6、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作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
7、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为什么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如何实施素质教育: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1、公民意识;5、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