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检测题(三)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

ID:42414025

大小:164.2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4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_第1页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_第2页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_第3页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_第4页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期末检测题(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期末检测题(三)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论自然美李泽厚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入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入化“说。但“自然的人化%兑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

2、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入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入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入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入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

3、视野上理解“自然的入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清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1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

4、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入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广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

5、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入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1.下列是关于作者对“口然的人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然的人化”是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分狭义的“白然的人化”和广义的“白然的人化”两种含义。A.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作为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B.“自然的人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其感性形式吸引曹人们的对人有害或为敌的没有改造的口然。C.

6、“自然的人化”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是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示根源和前提条件。1.下列关于“人与口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原始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卜;使他还只能停留在狭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层面上,还不能做到欣赏山水花鸟等广义的“白然的人化”oB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屮,很多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人概也只冇某些种类的动物能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C.由于农业社会能使人类安居,才使众多口然事物和整个大口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

7、“自然的人化”的对彖。D.农业社会让己经成为对象的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人自然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是H后成为个人市美对象的御提基础和根源。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白然美这个美学的难题,作者认为,H然美在其木身的白然条件,与人类无关,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B.作者认为,“口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口然的历史尺度,没有经人改造的天空、大海、沙漠,也可以是“自然的人化”。C.作者认为,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等等,只能是一种借用。0.作者认为,具体的自然

8、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対象,不属于哲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需耍实证的科学问题。一.(9分,每小题3分)1.C(“对人有害或为敌的”错误,原文是“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雹)2.C(“从而成为'自然的人化'对象”错,原文有“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