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00990
大小:8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14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赵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考研政治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注意:这部分除红字外,其余各项,包括考试课程,题型与分数比例等都与去年大纲完全相同!)I.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II.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III.
2、评价目标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IV.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
3、上,答题卡样例附后。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必答题为90分,考查范围和内容比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2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约20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约18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20分形势与政策约10分选做题为10分,考生应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的一门或多门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
4、题的能力;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四)题型比例选择题I(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约16%选择题II(在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约34%分析题约50%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
5、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有变化,“实践的本质”改为“实
6、践的本质含义”。)(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规律及其客观性。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3.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中国
7、传统哲学中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注:与去年大纲相比,本章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