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

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

ID:42390915

大小:1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_第1页
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_第2页
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_第3页
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_第4页
资源描述:

《9-3《百日维新》导学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背景(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2)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3)1898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租借广州湾。(4)英国迫使清政府租借“新界”和威海卫。2.表现(1)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即《清帝第五书》。(2)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随后,又向光绪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3)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和保滇会等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4)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

2、进一步高涨。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2.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①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②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③精简机构,裁减冗员。(2)经济方面:①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②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③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3)文化教育方面: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③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4)军事方

3、面: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还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3.意义(1)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2)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3)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 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材料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我的思考]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君民共治。体现:

4、鼓励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设立大中小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但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观念未涉及。一、推行百日维新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社会条件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走向殖民地的空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要求,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这就为百日维新提供了经济基础。3.阶级基础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

5、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百日维新的阶级基础。4.思想基础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关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这是百日维新的思想基础。5.爱国官员的推动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严峻形势,除了康有为等先进的知识分子之外,许多有见识、有爱国心的官员甚至像张之洞这样的封疆大吏,也急切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亡的命运。6.统治者的支持光绪帝为了维护统治,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定变法。[特别提醒] 百日维新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但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成熟。在当时根本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环境,也

6、没有出现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只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来不及等社会条件完全成熟,就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由于他们的力量十分薄弱,在强大封建势力面前仓促上阵,难免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二、百日维新的特点有哪些?(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上至经济基础,下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

7、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考查点百日维新的内容命题立意新课改形势下高考的“能力立意”出现的显著特征主要是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范围内,选择了教材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提出“新问题”而设计的。运用新材料考查教材内容,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一次重要事件,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对百日维新措施和内容的考查应引起注意(2013·新课标全国

8、高考卷Ⅰ)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