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

ID:42390466

大小:302.9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14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_第1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_第2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_第3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_第4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经济学常识(含解析)高考题组一古典经济学1.(2014•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上述有关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答案斯密的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即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分工的发展。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根

2、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2•中国的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消费类产品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约占60%〜70%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优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现在,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另一方面,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发达工业国形成竞争压力,发达工业国则开始采取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根据材料,运用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对中国如何发展出口贸易谈谈看法。答案斯密认为,一国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

3、商品,通过对外贸易换回他国商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依据这一学说,中国仍然要坚持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换回他国商品,就可从中获得好处。依据这一学说,中国就要坚持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端产品。发展国际贸易,还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不断创造新优势。解析本题考查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材料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受到挑战,致使部分劳动密集型消费类产品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根据斯密的

4、对外贸易成本学说,一国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商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使参与国从中获得好处,所以我国仍要坚持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发达工业国形成竞争压力,一些发达工业国开始采取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根据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各国只要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得到好处,这就启示我们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端产品。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造新优势。高考题组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014•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5、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o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

6、这种观点。答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解析本题以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为依托,从“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进行设问。以商品价值创造的主体为依托,以辨析的形式考查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而指明该观点的错误所在。4.(2014•北京高考)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

7、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a.①到②起因于“滞胀”现象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A.abB.acC.bdD.cd答案C解析本题以经济思想脉络为背景,考查经济学史上的重要观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经济思想史的基本观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图分析可知,由①到②起因是“通货膨胀”,而不是“滞胀”,故a错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故b正确;由宏观经济学到新自由主义的原因是“二战”后经济的复苏,故c错误;社

8、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故d正确,选C项。高考题组三西方市场经济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目前我国工业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行业。据此回答5〜6题。3.(2014•四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