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古汉语词典

学生古汉语词典

ID:42390243

大小: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4

学生古汉语词典_第1页
学生古汉语词典_第2页
学生古汉语词典_第3页
学生古汉语词典_第4页
学生古汉语词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古汉语词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古汉语词典1而(1)。2尔(1)。3耳(1)。4迩(2)。5也(2)。6耶(2)。7邪(2)。8之(2)。9所(3)。10以(3)。11矣(4)。12亦(4)。13噫(4)。14于(4)。15与(5)。16欤(5)。17焉(5)。18遂(5)。19者(6)。20乃(6)。21然(6)。22则(6)。23犹(6)。24是(7)。25其(7)。一、而ér:本义颊毛。1、代。你的,你们的。《聊斋志异·促织》:“~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动。如;像;似。《新序·杂事三》:“白头~新,傾盖~故。何则?知与不知也。”3、连。表并列关系。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

2、章。”4、连。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因~厚遇之,使归赵。”5、连。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荀子·劝学》:“君子博学~参省乎己。”6、连。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但是、却”。宋·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后亡。”7、连。表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论语·为政》:“人~无信,不知其可也。”8、连。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江浙之梅皆病。”9、助。表动作的状态,相当于“着、地”。《荀子·劝学》:“吾尝终日~思矣。”A、而公:名。傲慢自称之词,如同今自称老子。《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

3、‘竖儒,几败~事!’”B、而或。代。有时候。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C、而况。连。何况。宋·苏轼《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乎。”D、而立。动。《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后称三十岁为“~之年”。二、尔ěr。1、代。你(们)(的),《诗经·魏风·伐檀》:“胡瞻~庭有县特兮。”(县:通“悬”)2、形。通“迩”,近。《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3、形。浅近。《荀子·天论》:“其说甚~,其灾甚惨。”4、词尾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论语·先进》:“子路率~而对。”5、代。这样,如此。晋·陶渊明《饮酒》:“问君

4、何能~,心远地自偏。”6、代。这,那。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来二十有一年矣。”7、助。表肯定语气。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非死则徙~。”8、助。表陈述语气等。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始~未为久。”A、尔曹。代。你们。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B、尔尔。1、拟声。应答之辞。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床去,诺诺复~。2、代。如此。宋·朱熹《舫斋》:“筑室水中聊~,何须极浦望朱宫。”C、尔汝。代。活用作动词,以你我相称,表示亲昵。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者,从道旁私语。”三、耳ěr。1、本名。耳朵。宋·苏轼《石钟山记》

5、:“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假动。听(说)。宋·欧阳修《赠潘景温叟》:“通宵~高论,饮恨知何涯。”3、引助。相当于“而已,罢了”。唐·柳宗元《黔之驴》:“技止此~。”A、耳耳。叹。表示有所不足或不满,可译作“罢了罢了”。宋·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平生无一女,谁复叹~。”四、迩ěr。1、本形。近(的)。《孟子·离娄上》:“道在~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A、迩言:名。浅近的话。清·刘开《问说》:“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五、也yě。本义是蛇。1、助。句末语气助词。A、表判断。《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B、表疑问或反诘。

6、《史记·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C、表解释,可不译。《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D、表感叹,可译为“呀”。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2、助。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3、副。相当于“还”。北周《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自随。”A、也欤。助。两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势,重点在“欤”字上,表感叹。可译为“呀”。唐·韩愈《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B、也哉。助。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势,重点在“哉”字上。表感叹、反诘、反问等,可译为“啊、吗、呢

7、”。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清·龚自珍《病梅馆记》:“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六、耶yé。1、本助。句末语气助词。A、表疑问,相当于“吗”。宋·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B、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聊斋志异·促织》:“得无教我猎虫所~?”C、反问,相当于“吗”。《战国策·赵策三》:“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