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88102
大小:841.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14
《中国玉器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玉器 第一讲中国玉器概述(一)文章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文章作者:网摘 发布时间:2009-3-1721:17:32 中国玉器概述 1.玉器缘起 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玉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手工业作坊,多集中于畿、都邑。因玉硬度较高,加工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故加工过程大体有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压、刻款等若干工序。仿古玉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工序。奴隶社会治玉以青铜工具为主,封建社会由青铜工具逐步变为钢铁工具。石英砂硬度高于玉,因此自古用于磨玉,又名“解玉砂”。当无齿锯前后推拉或鉈、钻旋转接触玉材时,放进用
2、水调匀的石英砂,随工具运动而琢磨成器。玉器的造型、花纹都是靠这种方法制成。所以,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以示与雕刻工艺有别。 2.古玉种类 1〉玉璧: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三者统称为“拱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玉璧的用途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做佩系;四做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此外,瑗是一种大孔的璧。《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 2〉玉琮:是一种外方内圆长短不一的筒状玉器,用黄琮祭地。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有大量较长的玉
3、琮出现,一般有花纹。而商周以后,反而扁矮,平素无花,汉代以后几乎绝迹,明清后又出现仿古玉琮。 3〉玉琥: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六器”中以白琥祭西方。 4〉玉璋:形与圭相似,只上端为一道斜边。古人以赤璋礼南方。 5〉玉璜:半壁曰璜,以祭北方。考古实物所见的璜,大多只是“环”的1/3或1/4,或做成鱼形、蚕形等,一般四角有小孔,所以又是佩饰之物。 6〉环: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好,孔。”邢疏:“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宋史•舆服志三》:“衮冕之制……小授三,结玉环三。”又:“后
4、妃之服,小授三,间施玉环三。” 7〉玉佩:“佩”亦作“珮”。玉作的佩饰。《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萧德言《咏舞》:“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8〉玉剑饰: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珌)四种。刀剑鞘口处的玉饰叫“琫”,琫对面的小方玉叫“珌”。《传》:“琫,上饰;珌,下饰。”玉剑饰始于战国,战国剑较短小,剑首小而薄,边沿外敞,较锋利,格少(多用铜、铁),剑珌有厚长和薄短两种,带扣也小。汉代剑首长而大,格多,剑珌与战国相似。汉后,玉剑饰不多见;明清两代仿制较多。 9〉玉衣:玉制的葬服,又称“
5、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镂后银镂、铜镂连缀而成。《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线、缯,……壁珠玑玉衣。”从194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侯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底为止,相继共发现玉衣22套以上,属于西汉的共11套,属于东汉的至少有十一二套,其中有5套保存比较完整,可以复原。 10>玉鱼: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冯贽《云仙杂记》:“贵妃(杨贵妃)苦热,肺渴,每日含一玉鱼,藉其凉津沃肺。”程大昌《演繁露•鱼袋》:“《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
6、此外又用作殉葬品。 11>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的腰带,以之区别官阶之高低。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带,至三品则兼金玉带。本朝玉带虽出特赐,须得閤门关子许服,方敢用以朝谒。”又:“本朝亲王皆服玉带。”《宋史•舆服志五》:“太平兴国七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诏详定车服制度,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明代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见《明史•舆服志二、三》。清代惟特赐及一品用衔玉版带。见吴荣光《吾学录•制度》。 12〉玉龙:龙长发后飘,嘴微张,眉目凸起如火苗。腰中一圆扎为系挂之用。红山文化玉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玉制龙形物。
7、 13〉玉勺:勺作为餐具,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一件,距今约有五六千年,虽然工艺简单,但是见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14〉玉人:玉料已沁色,变成鸡骨白色。玉人站立状。 15〉玉龟:玉料灰白沁色。玉龟由背甲与腹甲组成,背甲隆起,中有一条突脊,两侧各有两个圆孔,。造型独特,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玉龟有较大区别。 16〉玉鹿:玉料青绿色,局部沁色较重。鹿首无角,卧地回首。玉鹿造型始于商代,盛于西周。 17〉玉猪:玉猪,也称玉握,是墓主人手握的小玉件,为葬玉的一种,以猪形最为常见,造型和纹饰都较简单。这类葬器与早期的玉象牲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春秋战国时已见使用玉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