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

ID:42386295

大小:15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1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_第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识就是力量,努力铸就成功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Ⅰ.命题指导思想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适当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考察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Ⅱ.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

2、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以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之所见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

3、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掌握:要求能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知识就是力量,努力铸就成功(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

4、解释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像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

5、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及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和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输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运算。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

6、括对数学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

7、、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知识就是力量,努力铸就成功(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究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

8、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越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