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刘志亮老师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刘志亮老师

ID:4237956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4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刘志亮老师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刘志亮老师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刘志亮老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刘志亮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国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其主要思想教育学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一)、萌芽阶段:1、孔子的《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诱导原则。2、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学记》提出“建国群民,教育为先”,提出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它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lie)躐等”指出学习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3、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柏拉图是“寓学习与游戏”

2、的最早倡导者。4、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阶段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5、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又叫《演说家的教育》。我国的《》学记在比《雄辩术原理》早300年时间出现。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普遍采用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当下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或称集体教学,其特点为:班、课、时。(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也是近代第

3、一本教育学著作。提出观点:(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即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2)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建立教学原则体系和庞大课程体系(3)要进行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艺术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出自夸美纽斯。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别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主张自然主义教学。3、德国的康德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

4、独立的学科。《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1)提倡“教师三中心”也称传统三中心或教师中心论,即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2)提出“教学四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提出课程开设的依据是兴趣。(4)提出管理先行的思想,即管理应该走在教学的前面。4、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是后天形成的,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另一方面也主张绅士教育理论。5、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他被称为“教育史上

5、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6、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是“德国教师之父”。(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斯宾塞的《教育论》。斯宾塞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洛克是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指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2.、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的概念,拉伊发表《实验教育学》的著作。3、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即学以致用。杜威主张”新的中心说也称儿童中心论,即“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做中学”。提出了教育本质论,即“教育即生活”、“

6、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20世纪初,西方出现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4、克鲁普斯卡娅发表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5、马卡连柯著的《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6、1930年,杨贤江出版《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发展阶段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学》把教育学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

7、构主义教学理论。3、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主张“一般性发展原则”,核心理论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5、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帊夫雷什中学》6、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7、晏阳初是“平民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黄炎培是职业主义的代表,余家菊是国家主义的代表。8、陶行知的“生活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的思想与杜威思想一致。二、教育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1、涵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8、,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行为,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否为教育应满足两个条件,即有目的和社会活动。2、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