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

ID:42378192

大小:19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4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单元东西方先哲单元复习学案【课标要求考纲概览】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考点突破典例讲练】考点一先师孔子重难疑点突破1.孔子的思想(1)仁者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但是,孔子主张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爱的对象大大超出

2、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他还进而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克己复礼: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礼”。“礼”是指周礼。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没有“礼”,就无法分辨君臣、上下、长幼之序,就不能区别人们的亲疏远近。为维护“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

3、仁”。(3)中庸之道: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中庸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注重因材施教。2.孔子的地位(1)“万世师表”: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形象也逐渐被神圣化了。(2)影响世界:孔子的思

4、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这个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考点对应例题例阅读下列材料: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请回答: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体会“克己复礼为仁”的

5、意思。答案:“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考点对应训练1.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这就是他一贯主张的()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正名”D.“忠恕”2.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要是因为()A.春秋时期礼崩乐坏B.新兴地主力量壮大C.土地私有受到肯定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3.阅读下列材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6、《论语·八佾》“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请回答:(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考点二思想家柏拉图重难疑点突破柏拉图的思想(1)理念论:柏拉图是伟大的思想家,在哲学上,他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理想国:由于对现实政治不满,柏拉图不断探究、设计理想社会,在中年和晚年分别创作了《理想国》和《法律篇》。这两部著作在西方政治史上占有

7、重要地位。第一,《理想国》中的“理想国”:在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中,居民分成三部分:统治者、军人和平民。这三类人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他们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否则国家就会变得不义并趋向毁灭。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其中提出的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第二,《法律篇》中的“理想国”:《法律篇》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与《理想国》不同,这里设计的理想国强调法治,即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

8、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柏拉图认为,法律应对公民的义务做出详细的规定,说服或强制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