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

ID:42372551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4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章第4节 电动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保靖县葫芦中学杨胜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磁场能使通电线圈转动,了解换向器的工作原理。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操作兴趣。(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让线圈转起来”,体验在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磁

2、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它是学习电动机的基础。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的结论。电动机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但学生对其内部构造并不熟悉,通过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了解实际的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电动机的转子能连续转动是由于安装了换向器,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能连续转动,知道换向器的作用是了解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关键。〖重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难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3、和工作原理。【教学策略】学生对电动机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熟悉,能说出一些应用电动机的实例,提出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个实验是关键,可以利用课本的实验装置,金属棒的质量要小,可以用锡箔纸卷成空心棒,效果会更好,也可以利用悬挂的轻质金属棒进行实验。改变导线中电流方向,观察其运动方向;保持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观察导线的运动方向。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的结论。在此实验中,给导线通电,消耗电能,金属棒会运动,获得机械能,这是一个把电能转化为

4、机械能的过程。利用学生分组实验“让线圈转来”,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会发生转动,知道线圈的平衡位置,为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作基础。演示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提出如何让线圈在磁场中连续转动的问题。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前面的分组实验,采取半圈受力的方法,但对实际应用有较大限制;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换向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的受力方向改变,让线圈持续受力转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组线圈的方法使转子均匀受力。【教学资源准备】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漆包线、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演示装置、电源、开关、导线、线

5、圈、换向器、电动机模型、U形磁铁、滑动变阻器、微风吊扇等。【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题: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影像、图片,展示电动机在工农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引出本节课题。 2.演示实验:将一台小型直流电动机接入电路,通电后转动起来。 师:给电动机通电,为什么会转动起来呢?(不必让学生立即回答)引出下面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点拨:再次演示奥斯特实验,启发学生逆向思考,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反过来,磁体对电流有无力的作用呢?

6、  演示实验:教材中图8.4-1的实验,可以抽取几个学生合作完成这个实验,并叙述实验现象和归纳实验结论,而其他学生补充完善结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板书: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     师:如果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改变,那么受力方向会怎样呢?     让学生先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 3.师:如果把一个通有电流的线框放到磁场中,它会怎样运动? 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让各学习小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阐述其理由。 教师并不立即评判各学习小

7、组的见解如何,而是通过实验事实来说话。 演示实验:用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通电线框在磁场中会转动,但不能持续转动下去。(可能有些小组也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但道理通过叙述不能清晰也表达出来)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动画展示:通电线框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转动情况,以及转过平衡位置后,受力阻碍它的继续转动情况。 师:同学们能够想办法让通电线框连续转动下去吗?从而引出下面的探究问题。     制作方案的设计:主要放到线框的制作上。问:两端漆皮全刮去,行吗?教材中要求将一端刮去半周,有何用意

8、?针对这些问题,让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动手制作:让各学习小组自制“小小电动机”。 评估交流:大家能谈谈,我们自制的“小小电动机”的不足之处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点拨:重点把学生引导到下面的思路,我们自制的“小小电动机”与前面谈到的通电线框的装置相比,作了改进,将一端漆皮只刮去一半,使其转动过程的半周断电,不至于阻碍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