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

ID:42367271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3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_第1页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_第2页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_第3页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_第4页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考研政治选择题必看必背【马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显著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最显著特征——实践性2、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唯物辩证法:联系、发

2、展地看问题;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地看问题。7、哲学基本问题: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何为第一性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具有同一性8、唯物主义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气(古代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理)(气-理之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9、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精神是人的;客观唯心主义——精神不是人的。10、辩证的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

3、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区别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可知的(区别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一切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11、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强调运动而否认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强调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12、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性:凡是时间和空间的量度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量度;凡是物质运动都要经历时

4、间,占据一定空间;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最终走向唯心主义。13、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要求人对事物现象和本质规律的反映,从而提出意识产生的客观要求;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和劳动共同起作用,从而形成人的意识。14、意识的表现形式: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对客观物质的改造作用;对其它生理器官的控制作用。15、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前提:遵循客观规律;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条件:一定的物质条件。16、只强调遵循客观规律而忽视主观能动

5、性——机械唯物主义;只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遵循客观规律——唯心主义。17、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18、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四种思维方法、五对范畴):19、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重点)、多样性和条件性;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0、判别新旧事物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21、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2、度的定义——指事物质和量的统一,维持事物质的稳定和量的

6、范围、幅度、限度。23、认识度的意义——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犹不及。2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不显著性和显著性的关系。25、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2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利于自我的因素,促使矛盾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即向对立面转化;斗争性——在量变阶段促使矛盾发展、在事物质变阶段,促使旧事物瓦解和新事物的产生。28、

7、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29、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30、事物发展方向——向对立面转化。31、认识事物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3、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3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的哲学依据——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35、辩证否定的两个根本特征: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3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了肯定方面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肯定方面的积极因

8、素。37、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38、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39、关于认识(三种对立面):唯物主义:物——感觉——思想;唯心主义:思想——感觉——物。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40、实践和认识的联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1、认识辩证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最终使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