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46488
大小: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3
《高考作文阶梯训练之二文体特征鲜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序列训练之二文 体《考试说明》写作“基础等级”的第二项就是“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明确,或是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记叙文,写一篇议论文;或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其次,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考生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按议论文要求来写,选择了写记叙文就要遵循记叙文写作规律,而不能信手写来,非驴非马,四不像。高考写作一定要有文体意识,对常见文体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要把握记叙文、议论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体规范。一、议论文(一)明确文体特征议论文
2、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1.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5点要求:①正确;②鲜明;③严密;④集中;⑤深刻。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因此,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事实材料中就是古今中外发生的事件,包括正面和反面材料;理论材料是指辩证说理的内容,包括名人名言、歌词、诗句等。对论据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①论据必须真实;②论据必须典型;③尽量选择新颖的材料。3.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要使论据与论点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写作技巧点拨1.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形成一个表意确切的判断句。2.要会分析材料。对事实论据必须进行分析,揭示其实质、特征、意义、存在的条件、原因等多方面内容,使论据的含义与论点的含义一致。3.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做到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如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
4、感式等。4.学会运用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例证法;②引证法;③因果法;④对比法;⑤类比法;⑥喻证法。17【真题回访】(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佳
5、作赏读】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2013广东卷优秀作文)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绝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
6、不会接受。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
7、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漠视受赠者的尊严。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认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他们是被帮助了,还是成为“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
8、者脆弱的尊严。17 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