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16457
大小:2.0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2
《《精深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档《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英文名称: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Diagnostics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72-99 讲课学时:72-99 实验学时:0学 分:4-5.5适用对象:七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康复、护理、美容专业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2、中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练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 闻、切四诊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实用性,交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
3、复。要充分运用图表、标本、幻灯、录像、模型、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等形象化教学,使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和趣味,对教材中重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较多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导学式教学法、团队式和师生角色融合式教学法等,根据《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特点和该阶段学生自身特点而设计的这些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4、实现了团队式学习、师生角色融合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四、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绪 论 [教学内容]1.“诊断”的含义。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5.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和《温病条件》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著作的作者及主要
5、内容。2.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3.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4.熟悉症状、体征的含义,“症”、病名的意义;“疾病”、诊(辨)病、证、辨证、证候、证型、病历的含义。了解症、病、证的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5.熟悉中医诊断中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含义。了解黑箱、生物全息、缩影的含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典型例证。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6.熟悉“疾病”中存在的整体影响;整体审察的要求;诊法合参的含义,四诊并重的道理,动静统一的意义。了解四诊顺序可不固定,参合诊查,“诊”与“断”
6、交互进行。7.了解中医基础理论,早临床、多实践、思维方法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简介《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沿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章 望诊 [教学内容]1.望诊的概念,望诊的方法,望神色形态和局部望诊诊病辨证的原理,望诊的方法。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其临床意义。3.望色:正常色泽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症)证。4.望形: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5.望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6.望头面、五官:望头与发、望目、望鼻、
7、望耳、望唇、齿及咽喉的基本内容,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7.望肢体:望颈项、望胸部、望腹部、望背部、望腰部、望四肢等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8.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水疱、痈疽疔疖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10.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舌面的分布,舌诊的内容,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1.望舌质:正常舌质的表现、意义。舌神的荣枯判断;舌色:淡白、淡红、红、绛、紫的表现、临床意义;舌形:老、嫩及胖大、瘦薄、点刺、裂纹、齿痕的表现、临床意义;舌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